近日,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發改委)舉行的價格監管與反壟斷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價格監督和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表示,對于電信聯通價格壟斷案調查,發改委根據反壟斷法有關規定,正在對兩公司整改結果進行評估,根據結果,適當時候依法作出處理決定。
有專家分析稱,兩大公司涉嫌壟斷因過去監管不力、缺乏競爭機制所致,此次發改委發起調查就是均衡三大運營商之間的關系,市場傳言的“10億罰款”或不會發生,此次調查的意義更多的是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電信業,加大競爭力度。不過專家同時表示,短時間內或難改目前固網領域格局。
專家稱兩公司涉嫌壟斷因政策所致
據了解,中國電信和聯通涉嫌壟斷事件可以追溯到2011年,當時發改委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涉嫌壟斷的調查集中在兩方面,一是中國電信以過高價格變相拒絕與中國鐵通交易;二是兩家公司對中國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實行價格歧視。
隨后,中國電信和聯通在2011年底提交了中止調查申請并承諾提升消費者上網速度,降低資費水平、消除涉嫌壟斷行為的后果。兩年多過去了,兩公司涉嫌壟斷行為的影響消除了沒有呢?
電信分析師付亮接受中新網IT頻道采訪時稱,中國電信和網通的價格壟斷的形成,正是因為國家有關部門對通信行業監管的滯后造成的。“壟斷的形是因為政策所致,在之前,互聯網結算費用最高限價7年左右沒有調整。”付亮說道。
“然而去年工信部解決了這個問題。”付亮說道。去年10月25日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祝軍在工信部例行新聞通氣會上表示,未來五年內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以每年30%的幅度逐年下調互聯網交換中心結算價格,而兩家公司也從2013年1月1日起實行了對等互聯互不結算。
“過去南方用電信,北方用網通,這給人民群眾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也讓互聯網公司在此方面投入很多,但目前這種情況得到很大改善。”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易說道。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2月21日12:56:56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9342.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