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燒而生,是小米從降臨到世間就喊出的口號,一代又一代的小米手機在性能得分上也不斷刷新紀錄,以驗證為發燒而生的夢想。然而時間到了2014年,新一代小米手機卻發生了奇怪的變化:首先是奧氏體304不銹鋼橫空出世卻淪為笑柄;其次小米在米4的發布會上公開表態“不跑分了”;接下來原本作為小米手機產品線重要成員的紅米Note,4G版上市卻悄無聲息。
種種跡象讓不少手機愛好者在問:小米究竟怎么了?要解答這個問題,恐怕先要分析高通和小米之間發生了什么。
小米1時代:高性價比的行業黑馬
從小米手機1開始,小米喊出為發燒而生的口號,其產品有兩大特色,第一是必然使用高通的高端甚至頂級處理器解決方案,其次是在售價上必然擔當起價格殺手的角色。大批的小米粉絲質問整個手機行業:憑什么手機賣這么貴!
從小米手機1到后來的小米手機2S,伴隨四代小米手機成長的是高通。此前在非智能機市場飛速發展的聯發科,其成功依賴的并非芯片本身而是一整套的解決方案,業內甚至盛傳聯發科手機簡單到只需要改錐和電烙鐵就能生產。智能機時代的高通也吸取了聯發科的成功經驗,推出了Qualcomm Reference Design,也就是高通參考設計。
當時聯發科還未在智能機市場形成競爭力,而三星、德州儀器等廠商缺少相應的服務和支持,導致下游手機制造商研發舉步維艱,QRD的出現大大降低了手機研發的門檻,這也是小米能夠輕松進入手機領域并成為價格殺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直到小米手機2S,小米都緊盯著高通的旗艦級CPU。這個手機行業的新手,以高性能和低價格為切入點,一下子變成了手機行業的黑馬,品牌知名度爆發式增長。產品并沒有絕對優勢、急于在高端智能手機領域站穩腳跟的高通自然也一眼看中了這個一夜爆紅的品牌,一改當初不冷不熱的關系,雙方的緊密合作,各取所需,也因此成就了今天的小米。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8月9日13:19:22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7391.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