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湯姆·格羅提渥(Tom Grotewohl)是美國堪薩斯州一位成功的音樂人,在取得人類學學位后,他突然買了單程機票前往哥倫比亞四處旅行。在過去16個月時間里,格羅提渥一直未曾使用手機,他稱感覺生活變得更美好。
以下為他對這16個月生活的記錄:
手機已經成為人類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人對手機的依賴甚至超過對身體某些器官的依賴程度。實際上,你可以將自己的脾切除,并繼續(xù)過正常生活。但如果沒有手機,許多人可能無法正常過活:你可能找不到工作,無法維持朋友圈,甚至無法找到正確目的地等。
在過去16個月中,我就曾經歷了這些情況,因為我在四處旅行。由于要頻繁穿越邊境,我無法與朋友們保持聯(lián)系;我只能睡那些免費提供的床上甚至地板上,這樣我就不必出去工作。通過這些方式,我完成了16個月不使用手機的試驗。
我承認,這不是大多數(shù)人正在追求的生活方式,因為上述我列出的原因許多都不切實際。在我以真實人類身份再次進入這個喧囂的世界后,盡管十分不情愿,我不得不又買了手機。現(xiàn)在,盡管我成了這個時代的“怪胎”,但這也給了我寶貴的“怪胎視角”來觀察這個世界。
一個人只有站到足夠遠的距離,才能看清莫奈畫作中的睡蓮。同理,遠離手機讓我能夠更客觀地觀察其在我們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以下就是我遠離手機后的真實感受:
1、對話時擺弄手機令人難堪
我曾目睹無數(shù)類似的場景,但這一次感受最特別。當時我正在一家餐廳中吃飯,對面房間中有一對正在約會的情侶也在用餐。男方將手機幾乎揉進臉頰里接聽電話,抱怨自己不得不陪女友用餐。而桌子對面的女孩似乎茫然弟盯著盤子里的蛋卷。當電話終于結束時,那名男子向約會女孩解釋電話內容,好像她沒有聽到一樣。隨后,當他結束自己的獨角戲后,電話再次響起,同樣的過程再次重復一遍。
他吃飯完離開,將手放在女孩腰上,嘴里繼續(xù)對著電話廢話連篇,包括需要更換新的手機。我禁不住想,或許這名女孩也應該在被升級之列。人們去看電影時,卻總會將目光盯在手機上。盡管電影就在眼前播放,但卻依然執(zhí)著于閱讀有關電影的文章。更為常見的是,正在與人交談時,有人會拿出手機,迅速發(fā)送短信或看看有沒有什么事。
我想知道這些人在下列情況下會如何反應:在談話時,我拿出書對他們說“稍等”,在讀了幾頁之后我才說:“感謝你等我,抱歉!”他們會感覺我為了閱讀而貶低他們的存在嗎?對于我來說,道理都是一樣的??萍冀o了我們進入另一個世界的便利,代價是我們被剝奪了原本所在世界的觸覺。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fā)表于 2014年8月13日13:43:1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7597.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