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以小米、華為、聯想等為代表的國產品牌的異軍突起,正預示著過去數年間蘋果、三星兩強鼎立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格局正在發生劇變,而作為全球手機業的霸主三星則是“高處不勝寒”,同時受到蘋果的高端機及小米為代表的中低端機的前后夾擊,“不進則退”正是三星拱手讓出中國市場老大地位的真實寫照。
不過,就此斷定國產品牌智能手機將全面趕超三星還為時甚早。作為一家年銷售超過2000億美元的巨無霸,三星電子仍然占據了全球手機業將近1/3的市場份額,而三星在整個垂直產業鏈的整合能力也堪稱全球之最。
除智能手機以外,三星還生產全系列消費電子產品,同時也是處理器、內存、面板等核心零部件的全球一流供應商,更擁有諸多關鍵技術和專利的自有優勢,這使其在產品的研發、生產、質量和議價能力上均占優。不僅如此,三星還具有強大的產品分銷管理體系,僅這一條就不是剛剛進入世界市場的國產品牌所能做到的。
而且,三星對于未來移動互聯網產業趨勢的把握也遠遠超過國產智能手機廠商。據分析,三星未來很可能還會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產品為核心,結合智能家居、移動醫療等服務,從而打造出全領域的移動互聯網服務。而這個也是還疲于爭搶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國產品牌所難以企及的。
而在痛失中國市場老大的地位之后,三星勢必將開展強有力的反撲。正如韓國業界所呼吁的,現在到了該重視小米的時候了。據韓國媒體日前報道,三星已經開始調整經營策略,加大對中低端智能手機市場的資源投入。可以預測,下一步三星很可能會放低身段,整合高中低智能手機渠道,并通過合理降價等競爭策略,不惜犧牲短期利益,以遏制國產手機廠商的迅猛發展勢頭。
此外,盡管近兩年國產手機發展勢頭很猛,但盈利狀況卻不盡如人意,雖然小米沒有披露準確的盈利數據,但一般認為其利潤率肯定低于三星。反觀三星,盡管其二季度的盈利同比下降了20%,但其單季的凈利潤仍高達60億美元,這個數字差不多是小米今年上半年銷售額的總額。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國產廠商加入智能手機的戰團,智能手機市場將再度迎來“戰國時代”,同質化嚴重的國產智能手機之間必將展開慘烈的價格戰。小米等國產品牌的超常規發展還能堅持多久,這也是一個疑問。
綜上所述,筆者想說,以小米為代表的國產智能手機的崛起固然可喜,但要真正顛覆三星這個全球手機業的霸主,國產品牌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場逆襲之戰勝負如何,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8月13日13:51:3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7625.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