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發布了其年中財報,上半年總營收376.97億元,凈利潤達到11.2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3.92%。兩年前深陷虧損泥潭的中興這一次似乎已經走出來了。但仔細來看這一期財報,實現盈利僅僅只是一個方面,站在4G的風口,如何直面更多隨之而來的機遇和挑戰,更是中興接下來的關注重點。
4G紅利帶來利潤回暖
2012年中興虧損28.4億元,當時的主要原因是全球電信行業設備投資的放緩,13年,中興凈利潤雖然達到了13.58億元,但其中包括出售中興力維獲得的8.5億元的投資收益。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中興的11.28億的凈利潤確實稱得上爆發,而這樣的增長則同樣源于電信設備投資的波動。
在去年年底發放4G牌照之后,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電信運營商們大舉上馬4G業務。根據三大運營商公布的相關數據,2014年三大運營商資本開支預計超過4000億,同比2013年的3500億增長15%以上。其中中國移動為2252億,近4G方面資本開支就高達750億,中國聯通為800億,中國電信803億。
隨著聯通和電信在16個城市啟動LTE混合組網試驗,未來FDD—LTE牌照的發放則將保證這樣的4G紅利至少還能持續一年,而國家對信息安全的日益重視也讓這樣的紅利更多地向中興、華為這樣的國內設備制造商傾斜,中興這半年業績向好也是很多人預料之中的事情。
但問題是,既然是紅利,那就終將會消失。倘若中興僅僅依靠這種運營商設備投入帶來的紅利,等到4G網絡建設日益完備,5G網絡尚未被提上日程之時,中興依然有可能陷入新的泥潭,這顯然也不是中興方面希望看到的。
所以我們看到,中興在14年開始大提M-ICT戰略,強調連接和移動,向運營商市場、消費者市場(智能終端)和政企市場三個方面發力,希望從單純的設備制造商轉變為產品加解決方案等服務的綜合提供商。
而從數據來看,運營商網絡目前依舊是中興的主力業務,本季度貢獻了218億元的營收,毛利率高達38.6%,占總營收的近六成。這與全球范圍內運營商加大設備投入不無關系,國際業務收入在這半年中占比近半。4G紅利正在刺激著中興短期內的業績,同時也為中興未來的轉型提供了足夠的資本支撐,尤其是在智能終端業務上的拓展。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8月24日15:18:5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8154.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