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幾家手機游戲公司談合作。大家的意見非常統一,移動支付是目前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最大瓶頸,目前移動支付沒有統一的標準和方式。與移動互聯網產品相關度更高的 " 遠程支付 ",也因為各種原因顯得萎靡。其原因總結如下:
1、手機銀行,目前市面上經常能看到的也無非就是工、招、建三家。除了招行的頁面相對兼容性較好外,另外兩家的支付流程幾乎可以用坑爹來形容,用戶跳出率那不是一般的低。支持的銀行種類少,支付流程麻煩,直接影響了用戶支付的成功率,也減少了商戶的收入,勢必也影響了開發者的積極性。
2、不需要跳轉到銀行支付界面的支付接口,通常給到第三方公司的都是無磁無密信用卡接口。所謂無磁無密,就是只需要信用卡號,CVV2,有效期便能完成支付。這類支付接口風險尤其大,通常銀行會要求支付企業將這類接口應用在實名制的行業里。這對大多數交易都是來自于網購、虛擬貨物交易的移動互聯網來說,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3、由于以上原因,目前業內統一的觀點是移動支付將來會更流行支付寶 " 卡通 " 產品這樣的產品形態。持卡人、銀行、第三方支付公司三方達成契約關系,持卡人將銀行卡扣費授權給第三方支付公司,讓其進行扣費。這類支付方式的相對地解決了手機網銀和無磁無密接口的問題,但因此帶來了安全性問題,前段日子出了個用戶手機被偷然后支付寶卡通被消費上千元的事情。便捷和安全是相對的,如何做好風控和技術安全是支付公司未來要面對的課題。
4、用戶需求挖掘不深,這個不僅是對銀行,也是對支付公司。前幾天和水果忍著中文版的發行公司 CEO 聊天,講到用戶的支付行為。通常在手機上玩游戲的用戶,都是一種絕對的沖動性消費,如果你一板一眼像支付寶的安全支付服務那樣起個服務,選個賬號,輸個支付密碼進行支付,用戶早就睡覺了。我就是付 2 毛錢買個小道具,有必要么兄弟。但是在京東客戶端進行一筆訂單的支付,那就一定是要非常正式的流程,讓用戶感到 " 放心,安全 "。其實不管是微支付模式還是 " 正式支付 " 模式,我們支付公司都必須保證相對的安全,但消費者的訴求會在各個場合不同,我們如果總是提供一套 " 標準 " 產品,拒絕進化,那就會眼睜睜地看著用戶流失。
5、環境使然。前面說了支付是移動互聯網的瓶頸,那中國特色的 " 免費 " 消費心態,低成本山寨文化也直接導致了開發者積極性不強。在 IOS 的封閉體系下,App Store 上所有移動應用除了越獄,用戶要玩就要付錢(除非產品本身就是免費的)。但支付公司做不進去,因為蘋果要求所有上架產品必須使用蘋果指定的支付方式(也是賬號綁定信用卡的方式),用戶愿意付費,我們干瞪眼。安卓則是免費得一塌糊涂,操作系統、應用、服務,基本不是免費你就別玩了。靠著僅有的一點 Admob 收入,開發者日子很難過,自然也不愿意花大精力在上面(當然還由安卓自身的碎片化問題導致),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耳熟能詳的游戲,版本更新大多是優先 IOS,然后才是安卓,因為安卓玩家都是爺,不花錢,還要玩,只能晚些伺候了。
其實總結下來原因無非就是金融機構跟進力度太小,第三方支付公司重視程度不夠,目前雞生蛋蛋生雞的關系無法理清,本來行業就是互相促進的。到底是先有牛逼應用,還是先有牛逼支付產品,相信半年內大家就有結果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