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九月中旬的時候,媳婦兒給我轉發了一個段子:最近幾天,你的老婆可能會性情大變,容易暴怒,你稍微頂兩句嘴,她就會摔手機,因為 iPhone 6 要出來了,千萬別中計!無巧不成書,iPhone 6 剛剛發布了不到 6 個小時,媳婦兒早上去廁所的時候,就順便把她的 iPhone 5S 給掉水里了。從其欲哭無淚、撕心裂肺的表情,筆者推斷出:她真不是故意的。看著媳婦委屈的表情,我只能上前安慰到:咱買個六,買個六…………買個六餅!
坦白講,現在的手機真不怕摔,但就是怕浸水。據媳婦兒回憶,她的手機應該是在水里泡了個冷水澡才被撿上來 . 拆開之后,我看到主板上的驗水紙紅得發亮,就感覺自己的另一個腎隱隱作痛。隨后,逛了幾家維修店均表示愛莫能助,其中包括蘋果指定維修點。
手機掛了自然心情不好,但讓筆者更窩心的是,嘈雜的手機維修市場,到處充斥暴力和暴利。
他們不僅能用一個螺絲刀就拆掉了 iPhone 5S 大概 10 種螺絲,而且在拉扯排線時,簡單粗暴有力度;拿取顯示屏的時候,也是隨意地碰觸背光區域,完全沒點專業手法;拆下來的攝像頭竟然會隨隨便便地扔到一個臟兮兮的桌子上,要知道富士康的組裝工站是要求在無塵室中進行的,人員進出需要有嚴格的粉塵管控,腳臭的人都不允許進入,因為一旦有粉塵顆粒,手機的拍攝功能就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此情此景,我不禁對媳婦兒感嘆:iPhone 5S 即使修好了,你也不能自拍了。
如果說維修手機僅僅是專業能力問題,那么,手機維修市場中充斥著 " 調換零件 " 或者 " 以次充好 " 的行為就屬于道德范疇了,干得多了,可能會上升到法律范疇。基于此背景,手機維修 O2O 正成為風投們最新青睞的行業,他們的目標是,讓手機維修 " 裸奔 " 吧!
技術濫用,手機維修是一片渾濁藍海
世界上最聰明的大腦,往往死于對權利的崇拜和對暴利的追逐,以及一次次看似聰明地零打碎敲式的創意。
平心而論,手機維修是一個靠技術吃飯的活兒,理應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行業,但現在提起手機維修來,消費者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會不會調換我的原裝零件呢!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面的,正是手機維修人員濫用技術造成的,正如醫生憑借著技術和消費者的剛性需求,常常變成藥品的推銷員,更讓人其他行業羨慕的是:病人痊愈之后,醫院會 100% 地收取費用;病人沒有治愈,甚至是死亡,醫院依舊會收取 98% 的費用……
手機維修也比較類似,他們能修好自然會收取費用,修不好的話就收取一定的檢測費用,或者干脆換點零件下來,也就是說,醫人和醫手機全都存在 " 技術濫用 " 現象。
技術濫用會衍生出一系列的黑色地帶,最終讓手機維修一片清澈的藍海,變成了一片渾濁的藍海。普通消費者需要忍受各種的霸王條款,其中最著名的霸王來自于蘋果,早在 iPhone 4 時代,蘋果維修人員 " 霸王別機 " 就揚名全球,檢測費 200 元,電池更換 580 元,顯示器要 1000 元,主板 1600 元……筆者的 iPhone 5S 若是全面維修需要更換主板,但價格昂貴地沒敢聽。
總之,購買蘋果產品的時候,大家需要賣一個腎,而修復它的時候,大家還要賣點其他器官;而在一些非正規的維修點,價格雖然降下來了,但零部件的質量卻難以保證,一些不法商販常常以假亂真,一個成本僅有 5 塊錢的 iPhone 外殼,可能會賣到 200 多元,是不折不扣的暴利行業。
更可怕的是,因消費者大多無法鑒別手機配件質量,加之,監管缺失,正讓一條黑色的產業鏈迅速蔓延。
裸奔吧,手機維修 O2O 前景幾何?
手機維修正成為一個創業熱點,一方面是因為國內巨大的市場,有數據顯示 2014 年中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會達到 4.2 億部,而平均的維修率大概在 10% 到 15% 也就是說中國每年至少有 4000 萬臺手機需要換點零件;而另一方面,資本大佬們深知,有關部門已經看不慣手機維修行業的亂象了,如果能不小心搭上 " 整風運動 " 的快車,肯定能大賺一筆,當然,這其中也不乏一些 " 崇尚公平、替消費者說話 " 的君子。
如前文所述,手機維修亂象來源于技術濫用、價格不透明和一些暗箱操作,于是,風投們關注的企業思路大體上就是如何讓手機維修更加透明、有據可依。
日前,國內手機獨立評測機構 Zealer 宣布進軍手機維修 O2O 領域,消費者可通過描述手機出現的具體問題,線上預估維修費用,而后郵寄到總部維修,整個維修過程采用針孔攝像機高清錄像,自證清白,也可作為日后二次維修的憑證。
另外一種新穎的方式是,手機管家采用的上門手機維修,消費者通過填寫維修單,服務人員帶著家伙上門維修,也就是說在消費者眼皮子底下進行 " 裸體 " 維修……
這兩種方式都代表著資本大佬的態度:你害怕我換件,我就脫光給你看。筆者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態度,更美好的愿景是,這些維修機構導入 " 淘寶式 " 的評級制度,由消費者點贊或者差評來決定這家維修店的信譽度,久而久之,或能培養出一到兩個可讓消費者信賴的維修品牌,就像藥品之于同仁堂,手機之于蘋果,個人 PC 之于聯想,換句話說,到他那兒修,不僅價格合理,而且能省去一些莫須有的麻煩。
同時,筆者建議這些有志于讓手機維修透明化的企業,可以適當地進行一些手機維修知識的普及,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詳細記錄手機維修的案例,讓普通消費者對照即可,最起碼,維修技術員不能再隨便忽悠大眾了吧,要不然 " 真有 Hold 鍵壞了,就讓你換 CPU 的情況 "。
此外,筆者也奉勸消費者,如今智能手機對生活的滲透率越來越高,為了自己的維修費用,也為了減少社會上的電子垃圾,我們也有義務去了解一些手機維修的常識。
無形的手,電子垃圾呼喚監管
手機維修 O2O 若能規范國內的維修亂象,不僅可幫助消費者免于非法維修的綁架,更重要的是,一個清澈、透明、有道德的維修市場能大幅度延長一部手機的壽命,從而減緩消費者購買新機的頻率,背后更大的社會意義在于,減少社會中的電子垃圾。
前幾天,蘋果 CEO 親臨鄭州富士康,美其名曰督戰 iPhone 6,而富士康也大表決心,發誓一定要滿足客戶的需求,正是在全世界人民的努力下,過去一個月內,蘋果賣出去了大約 4000 萬臺手機,惹得一大波的專家興致勃勃地分析,這會對產業鏈有什么重要影響?
但卻少有人追問,消費者替換掉的手機都去哪里兒了?事實上,他們寧可無聊地關注《爸爸去哪兒了》,也不愿意關注手機到底去哪了。
自移動互聯網時代走紅以來,全球每年會產生 2000 萬 ~5000 萬噸的電子垃圾,發達國家建有正規的回收站,井然有序地進行處理;而中國在成為電子產品消費重心之后,始終沒能找到一個有效的電子垃圾處理方式,最正常見的方式就是送到一個不知名的小鎮上,那里的人也不免注定了悲劇的人生:收購電子垃圾、提煉貴重金屬、發一筆橫財,喝著被污染的水,突然死去!
或許,我們已經注意到手機會影響身體健康,比如晚上玩手機游戲睡不著覺、輻射大了搞得皺紋增長,常常發朋友圈容易抑郁等等,但更加嚴重的危害卻來自于手機本身的硬體,小小的身體中藏著大量有毒物質,重金屬鉛、汞、鎘,簡直一張化學化學元素周期表,這些對環境和人類的危害,比起朋友圈們,簡直是砒霜和瀉藥的差別。
正是關乎社會的大事情,筆者建議有關部門那只無形的手要出來發揮一下,除卻建立有效的回收機制之外,更要推動相關的配套行業,比如可以大力發展本文提到的手機 O2O 行業,更重要的是,行政力量有權利要求,巨頭手機制造商要擔負起一定的社會責任。不知道庫克造訪鄭州富士康的時候,有沒喲關注到 F 區的人行路上,每隔 2 米一個的垃圾筒,是否有遇到園區外的人,高價回收舊手機或者向他推薦土豪金 iPhone 5S ……
這些制造商不僅要從產品選材上加以控制,例如 iPhone 5 的外殼就不含溴化阻燃劑和聚氯乙烯等有毒物質,而且還要強制其回收廢舊手機,畢竟,庫克相比于中國小鎮的農民更知道如何處理被壓彎的 iPhone5,事實上,美國任何一位智能手機的消費者都可以把自己淘汰掉的手機用箱子裝好寄回給蘋果或者其大型手機制造商。
最后,希望有一天,筆者掛掉的 iPhone 5S 能夠寄往美國,未來門戶的頭條不單是感嘆蘋果的出貨量,更要聲討,庫克怎么一部中國手機都沒回收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