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之殤:除了安全還剩什么?
智能手機巨頭的沒落似乎已經不會再讓人們感到震驚,畢竟市場中永遠會有好用的手機出現。除了消失的諾基亞、被聯想收購的摩托羅拉,黑莓還在市場中苦苦掙扎,試圖通過精簡產品結構、突出新賣點的方式轉型,來重新獲得關注。
一個好的現象是:突出移動安全的新黑莓手機讓整個品牌開始回暖,這也似乎成為了黑莓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遺憾的是,安全性并不會真正拯救黑莓,也無法阻止其企業市場份額的進一步下降。
最新數據顯示,iOS占據了2014年企業手機設備份額的61%、Android則為35%,黑莓則跌至3.4%的新低,而微軟的Windows Phone僅為0.6%。相比2012年,黑莓的部分縮水了10.6%。雖然黑莓借助今年高發的網絡攻擊、云服務漏洞等事件進行宣傳,但問題是這些事件并沒有真正影響企業們的選擇。
另一方面,蘋果正在積極提升iOS設備的安全性,通過Touch ID這種生物驗證方式來提高安全性。同時,整個iOS平臺對Touch ID的支持也越來越友好,從第三方應用程序到移動服務的支持,至少在設備安全方面越來越完善。
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則是全球市場。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黑莓從未普及過(比如中國市場)
,即便企業用戶更注重安全性,但平臺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關乎到企業應用開發、使用體驗及業務交流等眾多細節,黑莓的“非主流”讓這些企業難以選擇它。
目前看來,黑莓的唯一希望可能是BYOD(自帶辦公設備)市場。在英國,黑莓聯合Movirtu公司推出了企業號碼與個人電話號碼共存的服務,企業可以通過簡單的方式將企業號碼與個人號碼寫入同一張SIM卡上,并在黑莓手機上使用。而目前,蘋果和谷歌似乎對這個領域還不太感興趣。但從本質上來說,該服務與黑莓設備的安全性賣點也沒有太深入的關系。
顯然,人們已經習慣了屏幕虛擬鍵盤輸入,更享受iOS及Android生態系統帶來的便利。即便蘋果、谷歌的云服務或是數據安全存在隱患,但消費者們可以選擇不使用、不分享數據,也不會再使用看上去過時的黑莓手機。黑莓已經錯過了智能手機的最佳發展時機,在鼎盛時期缺乏換位思考、放棄接受新事物的運營理念導致了現在的窘境,即便再拿“安全性”說事,似乎也為時已晚。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11月28日15:11:3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33690.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