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傳感器數據利用程序軟件的算法從而得出對佩戴者有益的結論,才是其存在的價值
目前很多產品的軟件僅顯示傳感器數據,但對數據的挖掘較為薄弱
如果寫入機身內的程序不準確,輕則影響產品體驗,重則導致這項功能成為雞肋,增加了產品成本,卻遭到用戶詬病。所以,如今很多評測者會把屏幕觸摸精準度,重力感應靈敏度,成像質量等作為評測內容的重要環節。
前面筆者通過這么多篇幅,闡述了傳感器之于移動平臺的重要地位以及面臨的問題,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探討一下傳感器本身吧。
指紋識別安全是因為人的指紋只有50億分之一的重復概率
指紋識別傳感器:不止安全
筆者清楚,介紹太多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不僅會讓文章晦澀難懂而且也不是讀者感興趣的內容,所以本文將著重介紹移動終端傳感器的用途以及面臨的問題。也希望網友能夠多與編輯互動探討,在本文底部回復@作者即可得到我的回復。
指紋識別傳感器及其功能
隨著iPhone以及iPad搭載Touch ID指紋識別傳感器,拉動了越來越多廠商將指紋識別技術應用于自家產品上。這一功能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解鎖屏幕了,我們還可以用它進行掌上支付,令移動終端成為你的錢包。
人的指紋有50億分之一的重復概率,奠定了指紋識別技術極高的安全性。以前,這一技術僅僅應用于刑事偵查案件中,而如今普通大眾也可使用搭載指紋識別技術的終端啦。
滑動指紋識別技術多用于電腦
目前,應用于移動終端的指紋識別技術共有兩大類,分別是滑動式與按壓式,代表機型有三星S5和iPhone 6。滑動式需要用手指在傳感器上滑動才能識別,而按壓試只要手指放在傳感器上便可以識別。
代表設備:iPhone 6/plus,iPad Air 2,Galaxy S5,魅族MX4 Pro
對于指紋識別傳感器,我們必須明白的事:
1:滑動式傳感器因為每一次都會掃描較大面積指紋,所以安全性和識別率更高,但也犧牲了識別速度。
2:滑動式傳感器相比按壓式更節省空間。
3:按壓式傳感器擁有比滑動式相對較快的識別速度。
4:按壓式傳感器不管手指從哪個方向按壓都能夠識別,隨意性更高。滑動式則只能上下滑動識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