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做的移動支付,沒在管什么技術,至少在運營初期是如此。它們用最簡單的方法,就將在線支付給完成了。現在,它們又在用大送紅包等各種手段,以增加新用戶。你看,很快,它們的移動支付就在用戶中迅速得到普及了。
這是個深刻的教訓。當我們在爭論什么技術最方便時,我們實際上并沒有考慮到如何去開發新的應用。
有人問我,“你是否為此感到惋惜,是否為此感到遺憾?”我的回答是:“我從未為此感到惋惜和遺憾。技術在發展,生活在變化,正是有了這種競爭,這種替代,才推動技術的進步。”我很喜歡法國人的那句口頭禪:C'estlavie(這就是生活)。當我們遇到困難,當我們遇到大的轉折的時候,其實,我們不需要后悔,也不用去說很多的豪言壯語,我們只要說一句:C'estlavie(這就是生活)。
未來的手機長這樣
我要重復一下:手機制造商今天誰進來都不嫌晚。如若不相信,十年之后,回過頭看看。
要說今天的手機有什么問題?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雷同。以前我用眼睛的余光就能看出來你在用誰家的手機,今天你給我拿個放大鏡,我也未必能看出來——如果將它們的商標都遮蓋起來的話。
我當然不能夠描繪革命性的手機產品是什么。但是,我認為以下這3個趨勢是非常清楚的。
第一,大屏幕。屏幕應該是越做越大。特別是4G以后,閱讀和視頻作為最主要的功能和服務,那么必定要將屏幕做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可以把iPad取代。同時攜帶一個iPad和手機,就夠不方便的,其實它們的性能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別是顯示屏的大小。現在,手機的屏幕越做越大,從3吋,4吋,5吋,6吋,但無法做得更大了。我看到一個7吋的手機,普通的一只手已經拿不住了。最后怎么辦?只能將它折疊起來,或者卷起來。我已經在巴塞羅那看到過樣機了,平時它是一個普通的手機,看視頻的時候,將它打開,就變成了一個PAD。當然,目前它的成本很高,耗電很厲害。但我覺得大屏幕絕對是一個趨勢。
第二,可穿戴。可穿戴的發展方向如何?究竟是沒有手機了,將手機全部戴在、穿在身上了?還是將手機作為主要的部分,另外連上一些像電腦外設一樣的附屬的穿戴設備?這個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結論,有待觀察。但遺憾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可穿戴設備犯了同樣的毛病——雷同。全都是手表或者手環,全都是顯示走了幾步路、心跳有多快,血壓有多高,或者訓練狀況怎么樣,所有的可穿戴設備幾乎是一模一樣的。一般的人戴兩三天還可以,戴一星期以上就不戴了。但是不管怎么說,可穿戴是一個方向。
第三,大容量電池。我不相信電池就攻不破。現在的手機電池存在很大的問題,每天要充一次電,甚至一天要換兩塊電池。如果充一次電只需要花5分鐘的時間,它就可以續航一星期或者一個月,有沒有可能?我覺得完全有可能。但是這不是取決于我們的工藝,而是取決于我們的材料,我們需要開發新的材料。
所以,什么是劃時代的手機,我說不上來,但是這幾個方向是明確的。而要解決這幾個方向,靠一般的節約成本和小打小鬧的創新是不行的,必須要在根本上創新。
所謂根本上的創新,就是從基礎開始的創新。第一是指操作系統,適應新的性能必須要有新的操作系統;第二,是芯片,要開發更好的芯片;第三,最重要的是材料,必須有新的材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