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前董事長:因鉆研技術而落后微信
那些年,移動犯過什么錯?微信時代,運營商會死嗎?未來手機長什么樣?對此,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前董事長王建宙在最近一期《清華管理評論》中撰文指出,移動錯失微信OTT良機包括移動支付,主要原因是投入太多精力鉆研技術。不過,作為把控網絡端口的運營商,當然不會消失。至于未來的手機,將會更大屏、可穿戴、大電池。
以下為文章摘編——
多年來,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我到任何國家、任何城市,都要考察當地的移動通信覆蓋情況。于是,我看到北京地鐵里換乘的時候,女孩子們在擁擠的人群中用手機看韓劇。此情此景,我比她們還要陶醉。
格力造手機?我想說:“好菜不怕晚。”
很多人問我,中國有13億人口,全世界有70億人口,當手機的普及率達到100%,手機還能不能發展?實踐證明,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擔心。
看看2014年蘋果公司推出的iPhone6和iPhone6Plus就知道了。這是兩款在我看來沒有什么新技術突破的手機,可是它居然創造了蘋果銷售史上的奇跡。iPhone 6只是將iPhone 5s的屏幕放大了。屏幕大其實也不是蘋果的優勢。三星早就將屏幕做大了,華為也早就將屏幕做大了,蘋果最后實在按耐不住,就也只好將屏幕做大。沒想到只是將屏幕做大這么一個小小的改變,
居然讓蘋果超過了三星,重新奪回銷量第一的寶座。也由此可見,手機這個市場到底有多大。
有報道說,格力也要做手機了。很多人擔心:“這會不會太晚?”老實說,我一點都不擔心。當年蘋果推出iPhone,很多人都說晚,可是誰又能料想得到,今天的iPhone改寫了人們當初對于手機的認識。不要在乎你什么時候起步,在乎的是你有沒有創新,能否拿出新的東西?如果有創新,我個人對它的前景就非常樂觀。
微信時代,運營商會死嗎?
很多人都來問我“運營商會不會死?”理由就是現在大家都在使用微信,就不用短信了,甚至將來可能連話音都不用,運營商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這個倒不用擔心,因為運營商是主管網絡連接的,只要還需要網絡,就總是要有人來連接網絡。雖然微信可以替代話音和短信,但是同時它也增加了運營商的流量。用戶的平均流量,從原來每人每月的20多兆,變成了每人每月700-800兆。作為營運商來說,不僅要繼續修路,還要將路修得更寬。
那些年,我們曾經犯過的錯誤
在移動支付上之所以落后是因為我們在爭論技術。我們在爭論是用RFID好,還是NFC好?是2.4GHz好,還是13.56MHz好?而實際上,無論是阿里巴巴、騰訊,
它們做的移動支付,沒在管什么技術,至少在運營初期是如此。它們用最簡單的方法,就將在線支付給完成了。現在,它們又在用大送紅包等各種手段,以增加新用戶。你看,很快,它們的移動支付就在用戶中迅速得到普及了。
這是個深刻的教訓。當我們在爭論什么技術最方便時,我們實際上并沒有考慮到如何去開發新的應用。
有人問我,“你是否為此感到惋惜,是否為此感到遺憾?”我的回答是:“我從未為此感到惋惜和遺憾。技術在發展,生活在變化,正是有了這種競爭,這種替代,才推動技術的進步。”我很喜歡法國人的那句口頭禪:C'estlavie(這就是生活)。當我們遇到困難,當我們遇到大的轉折的時候,其實,我們不需要后悔,也不用去說很多的豪言壯語,我們只要說一句:C'estlavie(這就是生活)。
未來的手機長這樣
我要重復一下:手機制造商今天誰進來都不嫌晚。如若不相信,十年之后,回過頭看看。
要說今天的手機有什么問題?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雷同。以前我用眼睛的余光就能看出來你在用誰家的手機,今天你給我拿個放大鏡,我也未必能看出來——如果將它們的商標都遮蓋起來的話。
我當然不能夠描繪革命性的手機產品是什么。但是,我認為以下這3個趨勢是非常清楚的。
第一,大屏幕。屏幕應該是越做越大。特別是4G以后,閱讀和視頻作為最主要的功能和服務,那么必定要將屏幕做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可以把iPad取代。同時攜帶一個iPad和手機,就夠不方便的,其實它們的性能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別是顯示屏的大小。現在,手機的屏幕越做越大,從3吋,4吋,5吋,6吋,但無法做得更大了。我看到一個7吋的手機,普通的一只手已經拿不住了。最后怎么辦?只能將它折疊起來,或者卷起來。我已經在巴塞羅那看到過樣機了,平時它是一個普通的手機,看視頻的時候,將它打開,就變成了一個PAD。當然,目前它的成本很高,耗電很厲害。但我覺得大屏幕絕對是一個趨勢。
第二,可穿戴。可穿戴的發展方向如何?究竟是沒有手機了,將手機全部戴在、穿在身上了?還是將手機作為主要的部分,另外連上一些像電腦外設一樣的附屬的穿戴設備?這個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結論,有待觀察。但遺憾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可穿戴設備犯了同樣的毛病——雷同。全都是手表或者手環,全都是顯示走了幾步路、心跳有多快,血壓有多高,或者訓練狀況怎么樣,所有的可穿戴設備幾乎是一模一樣的。一般的人戴兩三天還可以,戴一星期以上就不戴了。但是不管怎么說,可穿戴是一個方向。
第三,大容量電池。我不相信電池就攻不破。現在的手機電池存在很大的問題,每天要充一次電,甚至一天要換兩塊電池。如果充一次電只需要花5分鐘的時間,它就可以續航一星期或者一個月,有沒有可能?我覺得完全有可能。但是這不是取決于我們的工藝,而是取決于我們的材料,我們需要開發新的材料。
所以,什么是劃時代的手機,我說不上來,但是這幾個方向是明確的。而要解決這幾個方向,靠一般的節約成本和小打小鬧的創新是不行的,必須要在根本上創新。
所謂根本上的創新,就是從基礎開始的創新。第一是指操作系統,適應新的性能必須要有新的操作系統;第二,是芯片,要開發更好的芯片;第三,最重要的是材料,必須有新的材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