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Wetzlar,那里可是Leica傳奇開始的地方,1913年,第一部Leica相機的原型Ur-Leica就在Wetzlar的E. Leitz Optische Werke由傳奇相機設計家Oskar Barnack制作。
雖然后來Leica將總部搬到不遠處的Solms,但是在2014年重回Wetzlar,并且繼續在總部生產Leica相機。
Richard Seymour拍攝一部紀錄短片,記錄Wetzlar總部內生產Leica M10的過程。要知道Leica的生產車間以及生產過程在過去一直都被視為是公司機密,就算是來公司參觀的貴賓也只能遠遠的隔著玻璃觀看,不能進入到車間內部,不能攜帶相機手機,更不要說拍攝了。
而這一次,我們隨著攝影師的鏡頭一同走進Leica的生產車間。
這部短片是由Leica SL以及Leica Summilux-C鏡頭拍攝的。
這里就是極其先進的Leica的生產車間的內部。
在一臺相機進行組裝之前,最重要的步驟就是要清理CMOS。
想要參觀Leica車間只能隔著玻璃在外面觀看。
工作人員正在組裝機身模組。
工作人員在安裝內部電子結構。
將內部固定,雖然現在大部分的工作都已經由機器取代,但是Leica相機的生產還是會涉及大量的手工操作。
可以看到芯片是定制的,上面還有Leica的標志。
在安裝鏡頭接環的同時要加上機身蓋測試契合度。
每一個細節都要經過檢查。
清理取景器外側的玻璃。
用氣泵清潔內部。
可以看到就連機身頂蓋的內部都布滿了電子元件。
用放大鏡檢查內部。
將機身嵌入機器后使用設備儀器對聯動測距裝置進行測試。
設備儀器測試之后還要對聯動測距裝置進行手工測試。
等一切都確認無誤就要進行粘貼飾皮的工作了。
邊緣處是最容易出錯的,一定要小心謹慎。
檢查相機的 CMOS 。
對 CMOS 進行最后的清潔,確保出廠時沒有沾到灰塵。
清理鏡頭接環。
相機整體全部清潔一遍。
就要安裝 Leica 標志性的底蓋了,在膠片時代唯獨 Leica 一家的膠片安裝方式同其他家不一樣。其他家的膠片都是打開背蓋安裝,只有 Leica 是底蓋安裝。而且 Leica 一直將這一方式堅持了下來。
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貼上可樂標了。這才是精華所在啊。
一臺 Leica M10 就組裝完成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