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今年9月份用全面屏的iPhone X手機證明了自己依然是智能手機市場上的標桿——iPhone的設計是最好的,iPhone的性能也是最強的。
也許有人對iPhone的創新設計不以為然,但在性能上沒有哪家廠商敢說秒殺蘋果的,高通、三星、華為海思都沒這個底氣。
以iPhone 8/8 Plus、iPhone X所用的A11 Bionic處理器(以下簡稱A11)來說,最近一段時間A11跑分的新聞都要刷榜了,特別是在Geekbench 4測試中,蘋果A11處理器單核性能是高通驍龍835處理器的兩倍還好,三星Exynos 8895、海思的麒麟960甚至剛發布的麒麟970都望塵莫及。
別說吊打安卓陣營了,Geekbench 4還支持X86及Windows平臺,蘋果A11處理器甚至比Intel的Core i7、AMD的Ryzen 7還要強,這是蘋果A11處理器真的這么逆天還是另有緣由呢?
提到蘋果iPhone手機,以往人們夸贊最多的就是iOS系統的流暢,特別是在硬件配置不如安卓旗艦的情況下,比如萬年1GB內存就比3G、4GB內存的安卓機還要流暢,單核、雙核A系處理器性能也要比高通驍龍800、三星Exynos以及海思麒麟9XX系列處理器強大。
不過這幾年來iPhone手機的硬件配置也追上來了,iPhone用上了2GB以及3GB內存,A10處理器用上了四核架構,這次iPhone 8及iPhone X的A11處理器則是6核架構,與安卓旗艦的4-8核相差不大了。
不過蘋果A系處理器最讓人吃驚的還是它的跑分,特別是在Geekbench中,最新的Geekbench 4測試中完全碾壓安卓陣營旗艦處理器,單核性能甚至比AMD、Intel桌面處理器的性能還要強,以致于很多人都對GK4跑分比較盲從。
隨便搜索一下iPhone 8手機的各種曝光新聞,很多爆料都是在說什么跑分秒殺安卓之類的,鼓吹蘋果跑分無敵。這種情況中不論是其他媒體還是玩家,參考的都是Geekbench 4跑分,但是這個軟件在跑分vs實際性能上引發過多次爭議了。今天我們就來談談Geekbench 4跑分到底是如何跑出這些神話的。
Geekbench 4跑分規則變化及權重
A11處理器的GK4跑分為何這么神奇?對于這個問題我們還要先了解下GK4的跑分規則。
Geekbench是一款跨平臺CPU性能評測軟件,支持安卓、iOS、Linux、OS X及Windows平臺,當然最重要的影響力還是移動平臺,特別是iOS、安卓上。
跨平臺基準評測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標,但是真做起來不容易,因為不同平臺使用的是不同的開發工具,除了平臺自身之外還要牽涉到編譯器。GK4在不同平臺就使用了不同的編譯器,安卓是Clang 3.8,iOS平臺是御用的Xcode 7.3版。
很多人之前跑過Geekbench 3測試吧,現在的Geekbench 4是最新版測試軟件,與GK3相比做了很多調整,把加密性能單獨列出來,主要是跑AES加密性能測試,權重占了5%。
其他項目還是可以分為三大塊,分別是整數、浮點以及內存性能,權重占比分別是45%、30%、20%,大體上跟GK3跑分權重相似。
不過具體的項目測試中,GK4要比GK3改變太多了,比如GK3的整數測試之前只有SHA、JPG、PNG、BZip2壓縮、LUA等寥寥幾項,GK4多了LZMA壓縮、JPEG、SQLite、LLVM、HTML 5、PDF、Camera之類的測試,應該說要比GK3測試的更全面了。在浮點性能測試上也有類似的改變,增加了一些更常見的測試項目。
在測試思路及理論上,GK4還是OK的,整數性能對日常使用影響最大,占比也是最高的。
不過內存性能測試我認為占比有點高,玩過PC測試的玩家應該知道內存性能對CPU性能有影響,但在CPU基準測試中內存帶來的提升不會這么明顯,X299這樣的四通道平臺內存帶寬是主流平臺的兩倍,可這并不會讓內存之外的測試性能大幅提升,作為CPU基準性能測試的GK4中內存占到20%比重是有些不太合理的。
Geekbench 4跑分與其他處理器詳細對比
解釋完GK4的跑分之后,我們就來詳細看下A11在這個測試中是如何吊打其他處理器的。下圖的測試數據源于GK官網數據庫,選擇的都是各個CPU中得分正常而且較高的,由于A11處理器的單核得分在4200左右,對比的AMD、Intel處理器選擇的也是這個級別的。
現在我們把A11處理器與蘋果iPhone 7的A10、高通驍龍835以及AMD、Intel的處理器放在一起對比,重點看的是單核性能,那么結果就是——A11的頻率依然是2.XGHz的水平,但是它的GK4單核性能堪稱跑分之王,驍龍835的單核性能不足它的一半(對比的是Galaxy S8,如果是擅長跑分的小米6或者一加5,單核還能上2000分),完全被碾壓了。
仔細看的話,整數性能上A11達到了4684分,驍龍835只有1995分左右,差距甚大。
A11完勝高通處理器,或許我們可以解釋這是高通等廠商太渣,蘋果實力無敵,但是蘋果的ARM處理器跟X86對比呢?
這里選擇了Core i7-6700HQ以及AMD Ryzen 7 1700X兩款處理器,單核性能也不過4200分左右,跟A11處理器幾乎持平——
這里我還沒有列出Core i7-8700K的單核性能,GK4中它也不過5000分出頭,也就是說只比A11處理器高出20%左右。。對一些不明真相的玩家來說,這個成績足以讓人高呼ARM單核性能直逼Intel、AMD旗艦了。
但是這樣的情況是可能的嗎?ARM處理器同頻架構性能低于X86架構是公認的了,因為二者根本就不是一個體系的,一個重性能,一個重能效,二者放在一起比性能的話,就好比小學生挑戰大學生,前者的九九乘法表再熟練,也不可能抵得上大學生的微積分,但在GK4的測試中出現了弱勝強。
究其原因就是它們的測試并沒有完全發揮出其他處理器應有的實力,特別是對X86處理器來說,其整數、浮點性能都遠勝ARM處理器,但GK4的測試負載偏向移動處理器,盡管增加了一些項目了,對X86處理器來說還是有點大馬拉小車,并沒有發揮出X86處理器的整數、AVX浮點計算能力。
前面直接批評GK4跑分不準或許有點口說無憑,那我們再換個角度,看看其他跑分軟件,這時候就要祭出安兔兔了。
盡管安兔兔的跑分也被人調侃過,不過我們這里不看總分,只看CPU相關的得分,因為安兔兔的CPU測試來源于NBench,它在CPU性能測試上還是比較靠譜的,安兔兔跑分被人質疑其實是跟它的評分權重有關系,跟具體測試關系不大。
這里借了同事的S8與iPhone 8跑了安兔兔測試,總分上20萬分的A11依然遠勝驍龍835,CPU分數也是碾壓驍龍835,不過整數領先幅度就沒GK4中那么夸張了。
考慮到S8的驍龍835跑分還要弱于國產機,一加5的安兔兔得分能達到18萬多,與A11的差距還能進一步縮小——這同時也說明了跑分這回事在不同廠商那里會有很大的不同,熱衷跑分的國產廠商更愿意挖掘處理器的潛力,提高跑分。
總結:不服可以跑個分,但別神話單一軟件
事實上Geekbench因為跑分結果出現偏差引發的爭議不是一次兩次了,2015年Linux系統創始人就罵過“Geekbench is Sh*t”。
它雖然號稱是跨平臺CPU性能測試軟件,但是它測試出的結果并不一定能準確反應出處理器的性能水平,有時同一平臺上也會出現各種悖論結果,而被人詬病最多的就是iOS平臺跑分超強,GK3中安卓旗艦處理器的單核分數也能逼近2000分,跟2500分的蘋果A9處理器還有的一拼。
不過到了GK4中雙方的差距越來越大,A10、A11對同級別安卓旗艦處理器就完全是碾壓之勢了,安卓手機已經沒有翻身的可能。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這個問題就很難解釋了,從GK4公布的白皮書以及測試結果來看,他們的測試方法、思路沒什么問題,但跨平臺測試的結果就比較反常,普通人一旦迷信GK4跑分,單純用這個結果來對比處理器性能,很容易被誤導。
本文的初衷并不是來論證蘋果A11處理器性能不好的,實際上這點上也沒得懸念,蘋果的A系處理器單核性能一直很強大,以往吃虧的是多核,但是現在也上了四核、六核,多核性能上蘋果現在也追上來,甚至用6核輕松贏了8核。
在一點上,蘋果對自家處理器可謂不遺余力,高通的處理器需要集成基帶,而且要考慮成本,所以性能上會有妥協、折衷,而蘋果的處理器不對外銷售,也不需要集成基帶,而且每次都能用上最新工藝,蘋果也不惜工本。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L2緩存,安卓旗艦處理器最多也就是1-2MB的L2緩存,蘋果就大氣多了,A11這次就是8MB L2緩存,甚至完全不需要L3緩存了,這點上比Intel桌面處理器還奢侈,Kaby Lake四核處理器也不過是2MB L2緩存。
從實際測試來看,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性能也確實遙遙領先于其他,GK4以及安兔兔測試出來的大方向是沒問題的,我們這里想要表達的其實是希望大家面對跑分要冷靜一些。
因為衡量處理器性能是個復雜的活,換個測試就會有不同的結果,跑分有助于區分智能手機的性能水平,但是GK4的跑分現在有被神話的危險,希望大家不要唯GK4論,別盲從、神話單一測試結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