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于上周發布了Mate10和Mate10 Pro,其中有一項新增功能值得電腦廠商注意,那就是僅僅需要一根Type-C線(確切的是Type-C轉HDMI),就可以連接顯示器化身PC,手機此時可以作為觸控板使用。
如果再連上鍵盤鼠標,那真的可以當電腦用了。不禁令人感慨:干掉平板之后,手機終于要動電腦了!
事實上手機在多年前就發展到了一個瓶頸,那就是無法突破尺寸限制,最近大熱的全面屏只是手機試圖突破尺寸限制的一種探索。無法突破尺寸的話,那么就無法擴充使用場景,用手機辦公就更無從談起了。
最開始手機屏幕尺寸越來越大,擠掉了平板的市場,逼迫平板向9.7英寸以上發展。
但幾年前平板的使用場景也不過是日常使用。即使現在,平板在面對辦公等使用場景時依舊比較乏力,手機再努力也只是重復平板走過的路。既然尺寸無法再做大,那把手機變成主機如何?
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手機開始探索投射顯示器的功能。再加上已經有團隊做出了適合大尺寸顯示器的軟件系統,手機通過一根線或拓展塢化身PC便成真。
Mate10并非第一個這么做的,包括微軟、三星都有過類似的嘗試,而且也有相應產品在售賣。
目前來看,這樣做雖然看起來很美好,但問題就在于,即使屏幕變大了,操作也對鍵鼠有優化,但軟件層面的缺失讓這樣嘗試的理論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比如三星手機通過Dex投射顯示器之后,大部分軟件依舊以豎屏模式運行,并沒有適配寬屏顯示器。此前微軟的Lumia 950 XL雖然不需要面對這個問題,但WP軟件的缺失同樣暴露了現實的殘酷。
所以手機要搶電腦飯碗的論斷還為時過早,但電腦廠商需要注意的是,手機廠商已經有解決應用問題的方法了,而且連軟件巨頭恐怕也有這樣的想法。
這里說的手機廠商是三星,軟件巨頭是微軟。先說三星,DeX擴展塢能夠讓三星手機化身PC,但系統依舊是自身搭載的安卓。
前不久三星宣布推出Linux on Galaxy應用程序,它讓三星設備配合DeX擴展塢能夠運行完整版Linux系統。
如果這個項目進展順利的話,這意味著未來的三星手機就是一臺可以運行Linux系統的移動版主機。Linux系統對于辦公的意義就與安卓不同了,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桌面級系統。
如果說運行Linux系統對于眾多熟悉Windows辦公環境的朋友來說略感陌生,那么微軟與高通的合作恐怕能讓大家感受到恐慌。微軟不僅讓Windows 10系統能夠在驍龍835上運行,甚至可以安裝傳統exe程序,這與此前Windows RT有著很大不同。
雖然OEM廠商表示會在年底的時候推出相關筆記本產品,但驍龍835畢竟是一款面向手機的SOC。試想一下,如果一臺采用了驍龍835處理器的手機在連接顯示器之后,內置的Windows 10系統啟動,那么這樣一部手機就是一臺完整的PC。
那么這些產品未來多久會出現呢?
三星的相關產品目前還處在向開發者展示的階段,后續程序開發也沒有起步,時間會較長一些;搭載驍龍835處理器的電腦將在年底上市,目前官方并沒有透漏出有關手機的信息,以上全部是我們的猜測,所以時間也遙遙無期。
雖然這樣的產品目前還無法替代主流PC,但讓我們看到了未來PC的發展方向:部分電腦類型或加速消亡。
相信很多人會一整天抱著手機,電腦都不用開機。那么一部手機、一臺顯示器,連接之后就能作為PC使用,對于輕度PC用戶來說恐怕是最佳選擇。
這讓原本關注度就偏低的部分PC類型的處境更為艱難,手機PC化最核心的優勢就是方便,不僅僅體現在便攜上,而且避免了使用移動存儲設備對拷的麻煩。
但手機PC化也有不足,最明顯的就是低性能,只能處理一些簡單的任務。
那么手機PC化后能夠取代的PC產品的特征就比較明顯了:性能不高、攜帶不便、無法應對專業內容、成本與回報不成正比。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家用一體機,家用一體機的特點非常明顯,配置低、使用場景單一、成本高,這樣的產品在手機全面PC化的時候會成為市場淘汰的先頭軍。
當然,手機PC化加速了部分電腦類型的消亡,同時也促使電腦的身份更為專業化。比如設計師電腦或者電競主機,這樣的產品對性能的要求更高且更專業,手機PC化是無法取代的。
另外,手機PC化同樣促使移動存儲設備、顯示器等行業快速迭代。手機PC化讓低容量、低速度的移動存儲設備顯得更為雞肋;同時,為了適應手機PC化后連接的便捷性,未來顯示器可能出現針對性的特性,比如全面普及無線傳輸進行顯示等。
比較有意思的是,如果仔細研究PC發展趨勢的話,尤其是筆記本曾經也有向小尺寸設備探索的動作。
比如筆記本的13.3英寸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以往筆記本的尺寸以14英寸為主,但在攜帶上并不方便,于是便誕生了13.3英寸、12.5英寸和11.6英寸的筆記本產品。
但在實際使用中發現,筆記本屏幕尺寸太小的話無法帶來足夠優秀的體驗,最終13.3英寸成為了目前主流輕薄本的屏幕尺寸。
從手機和PC的發展上能夠看出,手機和PC都希望突破自身的尺寸限制,這并不是廠商在主動尋找突破點,而是手機和PC讓人們的使用體驗產生了分割。
誰先解決這種體驗上的割裂感,誰就能掌握數碼產品發展的下一個十年。
從用戶體驗上來看,手機、PC合二為一才是未來最佳的發展方向。
雖然兩者真正能夠成為一體的時間還遙遙無期,但隨著芯片制程越來越先進、云服務越來越健全,科幻電影中以手持設備為主、以投影為主要顯示和輸入功能、以云計算作為動力的數碼設備將取代二者成為下一個重要的數碼品類。
觀點:
以目前的體驗來看,手機連接顯示器化身PC的正確解讀方式應該是“新鮮的玩具”,還無法成為辦公室的寵兒。
當然,基于對更為完整的使用體驗的追求,手機在向辦公領域的探索要明顯快于PC向便攜領域的探索。兩者都遇到了瓶頸,合二為一或許是數碼設備下一個10年的探索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