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六個生活習慣最臟

生活道理評論1,552閱讀模式

1、睡覺前不刷牙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僅可清除口腔積物,并且有利于保護牙齒,對安穩入睡也有幫助。
43%的人承認,她們睡前偶爾忘記刷牙。專家提醒,人在睡眠過程中,唾液分泌量會大大減少,而這些唾液是殺滅細菌的主要力量。所以,偶然的一次不刷牙,也許就會造成口腔細菌趁虛而入,其結果是齲齒及牙周病危險大增。另外,許多研究證實,導致牙周病的細菌同樣會導致你的心臟出現問題。
2、用清水洗澡
每天晚上睡覺前來一個溫水浴(35℃-45℃),能使全身的肌肉、關節松弛,血液循環加快,幫助你安然入睡。調查顯示,近1/3的婦女不是每天洗澡都打浴液,而是用水沖沖而已。專家指出,洗澡打不打浴液,最好根據你的出汗情況而定。導致人體發臭的細菌以汗液,特別是腋窩和腹股溝排放的汗液為生。汗多時,光用水沖是洗不干凈的,會導致細菌滯留,滯留的時間越長,人就越“臭”。
3、上廁所后不用肥皂洗手
連小朋友都知道,飯前便后要洗手,但你是否真的洗干凈了呢?調查顯示,只有38%的人如廁后用肥皂洗手、2%的人洗手時間超過10秒鐘。專家表示,當你上完廁所擦拭時,手與大腸桿菌源距離極近,可能造成細菌感染,如果不用肥皂,根本無法完全清除細菌。因此,在上完廁所后一定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并且用清水沖洗干凈。
女性養生:生活中最臟的六個習慣圖
4、內褲不是每天都換
女性內衣褲一定要勤洗勤換,但是調查顯示,52%的女性不是每天都換內褲的。微生物學家查爾斯·格巴博士指出,內褲穿一天,上面就會留有約0.1克的糞便,一克糞便中含有1000萬個病毒、100萬個細菌、1000個寄生蟲包囊和100個蟲卵。這些細菌會附著在手上,如果你不洗手就去揉眼睛甚至拿東西吃,就會因此而染上疾病。
支招:清洗內褲注意事項
1.最要用專用的洗滌用品,比如帶殺菌效果的肥皂。
2.內褲不要和其它衣物混在一起洗,以防止細菌交叉感染。
3.用專用的盆,病定期用開水燙盆以殺菌。家庭成員之間不要混用洗衣盆。
4.洗凈的內褲,切忌直接暴曬。應先在陰涼處吹干,再置于陽光下消毒。否則,內褲容易發硬、變形。
5、食物掉了撿起來再吃
40%以上的女性示,她們吃過剛掉在地上就被撿起來的食物。以前也有種叫做“5秒鐘規則”的說法,指落地食物只要在5秒之內撿起食用,就是安全的。研究人員指出,這種說法會對人造成極大的誤導。實驗證明,食物掉到地上后,僅僅兩三秒鐘就會被細菌污染。因此,所有掉在地上的食物,都應該立即扔進垃圾桶。年輕媽媽們在教導小孩時要特別注意這個情況,自己也要做好表率,因為小孩很會模仿。
6、光著腳健身
調查發現,32%的人都是光腳健身的,尤其是在跳健美操或肚皮舞時。專家建議,這時最好穿一雙輕便的鞋子。因為健身時腳會大量出汗,潮濕的環境最利于細菌滋生,這些細菌會通過別人的腳遺留在地板上,當你的腳踩上去,就可能感染到腳癬(俗稱“香港腳”)或跖疣(一種足底疣)。

4種生活方式最傷腎

“我推測,中國慢性腎臟病人數有可能超過1個億,城市中每10人中就1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陳香美在第五屆國際慢性腎臟病營養治療論壇上公布的一組驚人數據。

生活中,雖然常有人捂著腰,開玩笑說自己腎不好,但事實上,真正了解腎臟疾病表現的人,不足10%,甚至許多非腎臟科大夫對腎臟疾病都知之甚少。那么,作為五臟六腑中的重要器官之一,腎都有哪些重要作用,為何腎臟疾病頻頻高發?
四大生活方式最傷腎
如今,人們越來越注重營養與健康,但腎病發病率為何依然居高不下?威廉·米奇教授認為,這是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人們的生活方式與腎臟健康關系密切。陳香美院士也表示,現代人有四大傷腎的生活方式。
吃海鮮、喝啤酒。吃大量的高蛋白飲食,如大魚大肉等,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謝廢物,加重腎臟排泄負擔。而大量飲酒容易導致高尿酸血癥,這些習慣同時可引起高血脂等代謝疾病,引發腎臟疾病。夏天到了,很多人喜歡邊吃海鮮邊喝啤酒,這種方式曾被腎內科醫生稱為“最傷腎的吃法”。
熬夜、吃得咸、不喝水。長期熬夜、工作壓力大、愛喝濃茶和咖啡,很容易出現腎功能問題。而飲食習慣偏咸,會導致血壓升高,腎臟血液不能維持正常流量,從而誘發腎病。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容易引發腎結石、腎積水等。
亂服藥物、用藥過多。長期使用腎毒性藥物容易導致腎小管間質損害。這些藥物包括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草藥,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等,還有非甾體類抗炎藥、抗菌素等,如去痛片、撲熱息痛等,容易引起腎損害。
經常憋尿。尿液在膀胱里時間長了會繁殖細菌,細菌經輸尿管逆行到腎,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一旦反復發作,能引發慢性感染,不易治愈。
腎不好,五臟六腑都生病
心肝脾肺腎,雖然腎排在五臟最后,但它的作用卻是最重要的。北京協和醫院腎內科畢增祺教授給記者打了個比方:如果把腎比喻成一個“鍋爐”,那么身體燃燒后產生的“煤渣”(代謝物)都必須經鍋爐排出。一旦“鍋爐”出現問題,廢物排不出去,不僅會損毀“鍋爐”,整個系統也會崩潰。
陳香美院士告訴記者,腎有三大功能,一是生成尿液,維持水的平衡。“人體每個腎臟約有130萬個腎小球,每天能過濾和清潔200 升血液,相當于10桶飲用水,形成尿液1.8升左右。當人體內水分過多或過少時,由腎臟對尿量進行調節,保持體內水分平衡。”二是排出人體的代謝物和有毒物質。“人體新陳代謝會產生代謝廢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腎臟通過把這些廢物從尿液排出體外,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三是內分泌功能。如分泌紅細胞生成素(EPO)促進骨髓造血;生成活性維生素D調節鈣磷代謝,維持骨骼的正常結構和功能;分泌血管活性物質調節血壓等。
從排尿看出腎臟問題
正是因為腎有這三大功能,所以腎一出現問題,身體其他部位也會出現問題。陳香美院士說,腎病早期多為疲勞、乏力,眼瞼浮腫、顏面蒼白,尿中大量泡沫、排尿疼痛或困難。接下來會產生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腰痛、夜尿增多、全身水腫、血壓升高、呼氣帶尿味、骨痛、皮膚瘙癢、肌肉震顫、手腳麻木、反應遲鈍等。如果嚴重了,上述各種癥狀繼續加重,同時會導致心、肝、肺等多臟器功能衰竭。
腎病是“沉默殺手”
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慢性腎臟病已經成為威脅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患病率甚至高于某些常見癌癥。
“發達國家普通人群中約6.5%—13.1%患有不同程度的腎臟疾病,其中美國的腎臟病人數已經超過2000萬,醫院每年收治腎臟病人高達100多萬。”國際著名腎病專家、美國腎臟病學會前任主席威廉·米奇教授告訴記者,得了腎病未去就醫的人要比收治的病人多得多。
陳香美院士則進一步指出,中國慢性腎病的患病率為10%左右,每年因尿毒癥死亡者約為45萬,“這一結果令人震驚,這與人們不會保護自己的腎臟有很大關系。”
“與其他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相比,慢性腎臟病可以說是一個沉默的殺手。”陳香美院士介紹,慢性腎病包括腎炎、腎病綜合征、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等。這些疾病表現得十分隱匿,起病時沒有明顯癥狀,不容易引起患者重視,因此許多病人開始就醫時就已經發展為腎臟病的終末期,甚至尿毒癥。“尿毒癥患者平均每年醫療花費超過10萬元,使許多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而避免的最好辦法,就是正確保護好自己的腎。
護好腎,能長壽
中醫有種說法叫“想長壽,護好腎”。雖然中西醫中“腎”的含義不同,但這句話都適用。威廉·米奇教授就表示,如果人們能護好腎,減少腎臟疾病的發生,人類整體壽命就會增加。
陳香美院士說:“腎臟疾病會造成腎臟功能緩慢持續的損傷,隨著時間的延長,生活質量下降,嚴重影響人類的壽命。”她建議做好以下六點,就能保護好自己的腎。
一是平衡膳食。減少鹽的攝入,飲食宜清淡。葷素搭配,避免暴飲暴食。適當多飲水、不憋尿。
二是有計劃地堅持每天進行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控制體重,避免感冒。
三是當喉部、扁桃腺等感染時,需立即在醫生指導下采用抗生素徹底治療,否則鏈球菌感染易誘發腎臟疾病。
四是戒煙,飲酒要適量;避免濫用藥物,不要長期大量服用止痛劑和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等。
五是女性懷孕前最好檢查有無腎臟疾病及腎功能不全情況,否則如果已經患了腎病又盲目懷孕,腎臟疾病可能很快惡化。
六是每年定期檢查尿常規和腎功能,也可同時做腎臟B超,以便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5月22日13:03:31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7629.html
生活道理

熬夜如何改變了我們的身體

熬夜的危害有很多,如:經常感到疲勞,免疫力下降:人經常熬夜造成的后遺癥,最嚴重的就是疲勞、精神不振;人體的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等自律神經失調癥狀都會出現。 頭痛:熬夜的隔天,上班...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