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三天股價暴漲340% 寒武紀能否撐起中國AI芯片的一片天

科技評論378閱讀模式

7月22日消息,國內AI芯片第一股寒武紀于20日正式登陸科創板,當日股價上漲229%。昨日,寒武紀股價午后較開盤價上漲30%,一度觸發臨時停牌,收盤股價報274元,市值逼近1100億元。今天,截至收盤寒武紀股價再漲2.55%,股價突破280元,市值達1124億元。

上市三日,寒武紀股價已累計漲340%。

頭頂“AI芯片第一股”的光環,寒武紀受資本市場追捧的熱度可見一斑。

上市三天股價暴漲340% 寒武紀能否撐起中國AI芯片的一片天-圖片1

近幾年,人工智能應用的興起和CPU、GPU對智能算法處理的局限性,讓市場對處理器芯片提出了新的設計架構要求。“設計出適合AI應用的高性能芯片”這一市場新需求讓寒武紀等新興AI芯片設計企業有了和老牌芯片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機會。對于中國芯片設計公司而言,這是一次崛起的好機會。

寒武紀從2016年創立,到2020年成功登陸科創板,僅耗時4年時間,期間經歷6輪融資,獲得諸多明星公司、機構資本加持。

在中國大力推動新基建、亟需“自主芯片”的時代關口,人們期待中國企業能闖出中國芯片市場一片天,而寒武紀的出現可謂恰逢其時。這也就不難理解資本市場對寒武紀的追捧。

造就多位85后億萬富翁創始人陳天石身家超300億元

寒武紀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陳天石。陳天石出生于1985年,16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取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博士學位,現任寒武紀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2016年2月份,陳天石與中科算源共同出資成立寒武紀。陳天石出資63萬元,持股70%,中科算源出資27萬元,持股30%。此后寒武紀獲得了多家資本加持,并成立了艾溪合伙和艾加溪合伙兩個股權激勵平臺。截至上市,寒武紀股東達32位,陳天石、中科算源和艾溪合伙為公司前3大股東。

上市三天股價暴漲340% 寒武紀能否撐起中國AI芯片的一片天-圖片2

上市三天股價暴漲340% 寒武紀能否撐起中國AI芯片的一片天

寒武紀股東

寒武紀公司董事會成員有多位都是80后。寒武紀上市,造就了一批80、85后億萬富豪。

IPO后,陳天石直接持有寒武紀股份占比為29.87%,按照最新的收盤市值1124億元計,僅計算直接持股部分,陳天石身家就已經超過300億元。

在員工持股計劃中,公司副總經理和CTO梁軍獲得最大股權激勵,梁軍2003 年至 2017 年就職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基礎業務部、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2017年梁軍加盟寒武紀出任CTO。IPO前梁君持股比例為3.2%,按估算,IPO發行40100000份股份后,其持股比例為2.88%,按最新市值計算,其身家也近30億。

與陳天石一同創業的中科院、中科大校友劉少禮(87年)、劉道福(88年)、王在(84年)、喻歆(84年)等均實現了個人財富的暴漲。按寒武紀最新市值計算,他們身家均已過億。

寒武紀上市造福生動詮釋了知識改變命運,科技就是“生產力”。

上市三天股價暴漲340% 寒武紀能否撐起中國AI芯片的一片天-圖片3

寒武紀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在IPO前直接及間接合計持有公司股份情況

不過,根據承諾,寒武紀公司股票上市后且實現盈利前,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個完整會計年度內,實控人陳天石及艾溪合伙持股員工均不得減持首發前股份。

所以,至少在公司盈利前,這些科學家們的身家都只能算紙面財富。

怎么和巨頭拼? 研發投入超過公司營業收入

事實上,寒武紀尚未盈利,而研發費用投入巨大,公司確實挺需要“錢”來應對未來的研發資金需求。

財務數據顯示,寒武紀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營收分別為784.33萬元、1.17億元、4.44億元,同期凈虧損金額分別為3.81億元、0.4億元、11.79億元,3年虧損超16億元。

2020年上半年,寒武紀預計營收約為8200萬元至8600萬元,同比下降約12.24%至16.32%;凈虧損預計為2.1億元至2.3億元。

上市三天股價暴漲340% 寒武紀能否撐起中國AI芯片的一片天-圖片4

寒武紀表示,公司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研發支出較大,產品仍在市場拓展階段,并且因股權激勵計提的股份支付金額較大。

芯片行業“成本前置,利潤后置”現象明顯,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費用來獲得產品創新優勢。

寒武紀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寒武紀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80.73%,205.18%、122.32%,公司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合計8.13億元。

不考慮其他成本費用,寒武紀單單就“研發投入”一項,就遠超公司營業收入。也就是說,寒武紀目前的營業收入連公司的研發投入都不能支撐住。

上市三天股價暴漲340% 寒武紀能否撐起中國AI芯片的一片天-圖片5

寒武紀2017-2019年研發費用具體構成(單位:萬元)

從“寒武紀2017-2019年研發費用具體構成”表中可以看出,研發投入的最大頭在“職工薪酬”上。2019年職工薪酬占到研發費用的52%,2017年該比例甚至超過70%。

最貴的是人才。

芯片設計是典型的知識密集和技術密集型行業。作為新興的芯片創企,需要和老牌芯片企業競爭吸引優秀人才,“有競爭力”的薪酬無疑是基礎。

寒武紀在其招股書中稱,優秀人才是公司賴以生存的核心競爭力。充足的流動資金將有助于公司保留和吸引優秀人才。

截至2019年末,寒武紀研發人員680人,研發人員占比達到79.25%。僅在2019年度,寒武紀就有近3.64億元的股份支付,按數據估算,2019年度其研發人員平均費用(含股權激勵)達120.18萬元。

截至2019年末,寒武紀賬面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3.83億元,再算上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39億元,公司流動資金總額約42.8億元。此次科創板IPO再為寒武紀融資25.8億元。

研發成果能否成功轉化為公司營收?仍是長期挑戰

然而,不論人才多么優秀,商業公司,最終還是要靠產品和服務說話來贏得市場尊重。持久的、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最終這些投入能否轉化了公司營收,是所有寒武紀支持者關注的要點。

相比較成熟的傳統芯片企業,寒武紀作為新興芯片IC設計創企,研發設計出高性能的芯片是立足于行業的基礎,如何將產品導入量產、通過市場認可和檢驗,更是企業能持續發展需要攀越的幾座高山。

寒武紀從研制“終端智能處理器IP”起家,研發了智能處理器指令集與微架構等一系列自主創新關鍵技術。2016年推出首款產品:寒武紀1A處理器,并分別于2017年、2018年推出第二代和第三代產品1H處理器和1M處理器。

上市三天股價暴漲340% 寒武紀能否撐起中國AI芯片的一片天-圖片6

寒武紀經營模式

寒武紀的經營模式為Fabless模式,即專注于智能芯片的設計和銷售,而將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其余環節委托給晶圓制造企業、封裝測試企業及其他加工廠商代工完成。

2017年9月,華為發布了麒麟970手機芯片,麒麟970是全球首款內置獨立NPU(神經網絡單元)的智能手機AI計算平臺,而這個NPU就是來自寒武紀1A的IP授權。2018年8月華為發布麒麟980,搭載了寒武紀1H的人工智能NPU。

至此,乘著華為、麒麟芯片高知名度的順風,寒武紀在國內芯片界聲名鵲起,風光無兩。

通過IP授權華為,寒武紀也賺得公司第一桶金。

從寒武紀披露的數據來看,2017年至 2019 年,公司終端智能處理器 IP 授權業務收入分別為771.27 萬元、1.17億元和 6877.12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98.95%、99.69%和 15.49%。其中,對華為海思終端智能處理器 IP 授權業務的銷售金額占到整體IP 授權業務銷售收入比例的100.00%、97.94%和 92.56%。

從這個比例來看,2017年和2018年寒武紀公司的營收基本來自華為一家客戶。

幸福來得太快,卻也很短暫。

2019年華為海思選擇自研終端智能芯片,不再與寒武紀繼續授權合作。

受此影響,寒武紀2019年的IP授權業務收入直線下滑 41.23%。由于沒能找到可替代華為的大客戶,今年上半年,寒武紀IP授權業務預計收入僅為500萬元至550萬元,預計同比下降82.77%至84.33%。

失去華為,讓寒武紀不得不加快芯片成品和加速卡產品的研發推出。

上市三天股價暴漲340% 寒武紀能否撐起中國AI芯片的一片天-圖片7

2018年寒武紀推出高峰值云端智能芯片思元100,2019年推出第二代產品思元270。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是云服務器、數據中心等進行人工智能處理的核心器件,下一代產品思元290已處于內部樣品測試階段,目前處于回片后的內部測試階段。

寒武紀在2019年11月推出邊緣智能芯片思元220及相應的 M.2 加速卡,可支持邊緣計算場景下的智能數據分析與建模、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等多樣化的人工智能應用。

近期,云服務商青云QingCloud表示已與寒武紀達成合作,青云QingCloud旗下光格網絡在其SD-WAN終端光盒里內置寒武紀思元220邊緣端芯片。不過雙方并未透露具體合作金額。

上市三天股價暴漲340% 寒武紀能否撐起中國AI芯片的一片天-圖片8

寒武紀2018、2019年度主營業務收入成本及毛利率

上市三天股價暴漲340% 寒武紀能否撐起中國AI芯片的一片天-圖片9

截至今年上半年,從營收上來看,寒武紀業務收入構成已經從IP授權費為主轉變為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銷售收入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2019 年寒武紀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銷售收入為7888.24 萬元,其中八成以上銷往公司關聯方中科曙光,銷售額6384.43萬元。

寒武紀的大客戶們仍然在公司關聯方的圈子中。拓展各類產品的更多非關聯方客戶,是寒武紀成長需要面對的挑戰。

上市三天股價暴漲340% 寒武紀能否撐起中國AI芯片的一片天-圖片10

對于寒武紀公司下一步產品開發計劃,從寒武紀IPO募資投資規劃可以看出,云端、邊緣端智能芯片仍然是公司的主要研發方向。

在云端智能計算市場和邊緣智能計算市場,目前全球市場份額主要由英偉達、谷歌等企業所占據。國內市場上,寒武紀還要面對華為海思麒麟的競爭。另外,諸多擁有大數據的互聯網企業也已闖入芯片戰場,百度基于自研的XPU神經處理器架構自主研發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侖”,阿里平頭哥發布含光800、玄鐵910等AI芯片,并且含光800已經通過阿里云對外輸出AI算力。

群雄逐鹿的環境,中美科技展升級的背景下,資本市場給予這家成立4年的年輕公司熱切期待。而寒武紀唯一的挑戰只是如何研發成果能否成功轉化為公司營收。

對于寒武紀來說,雖然對手林立,但已然站在了時代趨勢的風口,要做的就是突破自我,畢竟,夢想總是要有 的。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21年6月15日20:47:23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93176.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鏡蛇 亂摸水母會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勢舞”你會嗎?張開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張開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簡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這般可愛無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