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高層換血、公司重組、裁員等變故,被收購的摩托羅拉移動在 Google 的手術刀之下逐漸被改造。但直到今天為止,大家都對 Google 這一“瘋狂的決定”迷惑不已,因為摩托羅拉移動的專利的價值,還不到收購價的一半。有人覺得,Google 真是“昏了頭”。
如今推出的 Moto X 不是一款產品那么簡單,它背后有著一個有著傳統與驕傲的的智能手機大廠的改變,和互聯網公司對移動市場的認知。或許能夠揭開 Google 為何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謎底。
在 Google 期望對自身軟件和服務進行強力加持的一系列硬件產品中,Moto X 是第一款。它最重要的特性,是化身“虛擬耳朵”,和 Google Glass 一樣,它也有一句魔咒,“Ok, Google Now。” 魯賓和其他人總說,“不存在 Google phone。”這是因為 Android 一直被當做 Google 移動服務以及廣告的誘導性毒品。而多年后,終于有一部手機可以稱得上 Google phone——Moto X。
前 Google 廣告銷售副總裁,現摩托羅拉移動 CEO 丹尼斯·伍德賽德(Dennis Woodside)說, “看看現在智能手機上最常用的服務,很顯然它們是地圖、郵件以及搜索——這都是 Google 正在做的事情。比起將它們胡亂地放在一起,我們打算讓這些服務盡可能地易用。”于是,他和團隊讓“無觸控式操作”成為 Google Now 的一個連接點,是這個戰略的一個例子。“Google Now 是通往所有 Google 所創造的美妙服務的高速通路。”
關于這名摩托羅拉移動新 CEO 的來歷,也許了解的人不多。他起初是一名律師以及麥肯錫的咨詢師,看上去并不適合拯救正在處于頹勢、以工程師文化為中心的手機廠商。2003 年,他加入 Google,然后前往歐洲建立海外銷售團隊。2009 年,他重返美國,并負責運營公司的北美總部。當他從報紙上看到 Google 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消息之時,他在加拿大,正要參加一項鐵人三項的比賽。幾個月后,佩奇問他,是否去摩托羅拉移動擔任 CEO。伍德賽德覺得,佩奇看中他的,不光是管理技能,還有過去十年來他對 Google 價值觀的一心一意,特別是想一些大問題并推動技術發展從而得到別人認為不可能的成果。
直到 Google 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伍德賽德仍忙于繪制公司戰略圖。他在裁員上花了許多精力,
但是,他對公司里所埋藏的工程師天才而感到印象深刻。那些最棒的天才,在公司管理下卻遭到差勁的對待。他們努力工作,不管公司正在下沉正在遭受挫敗。他們認為,部分原因是公司未達到季度的銷售目標而不斷瘋狂地大量炮制產品型號,吸引力有限;同時公司回避了長期投資的風險,卻打造更多新產品。
原摩托羅拉移動 RAZR 和 Droid 團隊的負責人,現任摩托羅拉移動產品發展副總裁的伊克巴爾·阿沙德(Iqbal Arshad)說,“許多股東承認,一年曾經推出過 40 款產品。我們真的沒辦法專心下來,促使大的變化。”現在,公司以及徹底精簡了產品線,并縮減了銷售地。“在我們重振雄風之前,我們必須讓業務變得更加簡單以及專注。我們已經砍掉 45 款產品,保留 5 到 6 款。”
除了保留工程師核心外,伍德賽德還將渴望開發新產品的 Google 人引進公司,讓摩托羅拉移動重新煥發出初創團隊風格的活力。一共 70 人加入伍德賽德的團隊。他還將外面的一些頂尖人物也挖進公司。第一個工作就是,開發出一部象征著公司轉型的手機產品。原 Google Local 的產品經理,現摩托羅拉移動的產品管理副總裁利奧爾·羅恩說,“你只有一次重新定義公司的機會。”
團隊決定,新一代旗艦手機要針對廣泛的需求而設計,而不像 Droid 那樣,被市場所限制。羅恩說,“我們看到,有如此之多的用戶需求未得到滿足。”羅恩之前寫了一篇文章,描述因為不同制造商所制造的、無法通融的郵件,Google 難以更加容易地區實現自己更多有創意的想法——比如說走進一個旅館的時候,就可以直接瀏覽菜單,以及評價。“如果要實現這樣的目標,你就必須在硬件上有所創新。這令我感到無比興奮。”
現在,讓我們看看摩托羅拉移動新團隊所暢想的“創新主題”(innovation themes):
■非觸控式操作(Touchless Control)
在 Moto X 中,這是最主要的特性——讓我們不必打開手機,只要把它拿出口袋,就能夠使用 Google Now。而 Google Now 的功能不僅僅和 Siri 一樣,回答問題、設定約會、播放音樂,它將吸收大量數據從而使自己變成一個全知的個人助理。比如說,它會提醒人早點結束約會,因為它知道過一陣子,交通將變得擁堵。Google Now 也體現了 Google 的野心,通過允許它從你在各類服務中的大量輸入,聚集關于個人的信息,從而交換公司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承諾。
羅恩說,“這是摩托羅拉移動通過我們的硬件功能,以及 Google 所擁有的軟件和服務閃耀光芒的一個例子。”
另一個“非觸控式操作”的功能是 Active Display,這是一個低能耗的系統,讓我們不必喚醒手機,也能夠接收通知。
■快速攝影(Quick Capture Photos)
想拍照,就搖一搖手腕。然后,手機就會將這個動作識別為“攝影時間”,然后馬上打開相機應用。為了提高效率,這時候整個屏幕都可以當作快門鍵使用,不論按哪兒都會拍照,或者一直按著連續拍下多張照片。從口袋拿出手機,再到拍照所需要的時間大概是一秒半,比競爭對手的時間要縮短一半。
■電池保護(Battery Conservation)
當電話在時刻準備著接收語音消息、以及晃動手腕,電量無可避免將被消耗。為了能夠讓電力的消耗最小化,公司將之前用在 Moto ACTV 引入到 Moto X 當中。公司所開發出的 8X 處理架構中,其中一顆超低功耗核心專門用于收聽“Ok, Google Now”語音指令,另外一個超低功耗核心則和加速計有關,專門識別動作指令,讓我們更快地拍照。
■免手持式驗證(Hands-Free Authentication)
用密碼保護手機成為習慣,但每天要解鎖幾百次,也讓人感到厭煩。在 Moto X 上,我們可以把 NFC 開關別在衣服上,這樣當手機和開關接觸,我們不必通過輸入密碼也能夠安全解鎖手機。Moto X 同樣允許用戶創建“安全空間”。
■可定制設計(Customizble Design)
摩托羅拉移動總設計詹姆斯·威克斯(Jim Wicks)說,“我希望這設備就好像前往派對的人們,而不是站在角落里那些嚇人的保安,一個讓人感到舒服的人。”“我們吸收這種適合摩托羅拉移動當下的取向,同時也是一款與 Google 氣質相似的設備。它簡單明了,但帶有一種戲劇感。”
不過,Moto X 最閃亮的地方在于它的個性化,用戶能夠通過 Moto Maker 來定制手機。在網站上,它允許用戶定制 18 中機身顏色,以及機身后背蓋的材質,還能夠設置不同的鈴聲、攝像頭、甚至開關按鈕。在正式上市之后,網站上還將提供胡桃木所制作的后背蓋。用戶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定制,來選擇不同的耳機。而只要 4 天時間,用戶就能收到手機。(目前只有 AT&T 的用戶才能定制,而其它運營商的用戶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毫不意外,如此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來自摩托羅拉現任的供應鏈副總裁馬克·蘭道爾(Mark Randall),他曾在亞馬遜承擔類似的工作。
摩托羅拉移動將在美國的德州組裝 Moto X(工廠最初是諾基亞的)。通過重建,該工廠現在有 480000 平方英尺的面積,并將中國工廠當地的生產過程也搬了過來,他們希望新的、高度自動化的工序能夠為消費者提供上千種顏色的組合。“許多供應鏈專家、學者說你做不到,但當我們告訴 Google 這不可能的時候,他們的反應是,‘讓我們去做吧’。”
伍德賽德說,“我們已經做了足夠多的研究,我們認為有許多人正在期待著這樣的手機。如果你開始提供像木頭這種材質,數量會夢幻般增長。”
■幾乎純凈的 Android(Pure Android——Almost)
第三方 Android 常常掛上不同的皮膚、以及部件,因為手機廠商認為與競爭對手一模一樣不好。摩托羅拉移動則和他們不同,作為 Google 的一個部門,它的任務是突出 Android 的愿景,而且盡量不改動操作系統的版本。Moto X 的操作系統是 Android 4.2.2,經過定制的部分包括通知、語音激活以及攝像頭。這樣的方式能讓摩托羅拉移動更加頻繁地更新操作系統,而這一點是別的廠商所頭痛的。摩托羅拉軟件開發主管史蒂夫·霍羅威茨( Steve Horowitz) 說,“沒有人會因為對 Android 進行二流的改動而購買手機。因此,讓我們依賴 Android 團隊已經做的,以及利用 Google 的服務來構建體驗——如此,我們看到了無觸控式操作,一個 Google Now 的入口。”
不過,這是否意味著摩托羅拉移動會比別的 Android 手機廠商,例如三星等具有更優勢的地位?伍德賽斯再次重復,沒有。比如說,摩托羅拉必須與別的競爭對手競爭以拿到下一步 Nexus 手機的制造權。不過面對“一部由摩托羅拉移動所制造的 Nexus 手機,到底和他自己團隊所打造的有什么不同”的問題,伍德賽斯馬上停頓了一下,“這是一個好問題”。
現在手機產業的發展再不是跳躍性的,摩托羅拉移動的高層們也問到了血的味道。不過,阿沙德所說,“對于 Google 來說,3 年不算長——10 年才是。我們希望創造未來的認知計算——這是我們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摩托羅拉移動成立了 ATAP(Advanced Technology and Products)研究部門。這個部門由來自 DARPA 的前負責人里賈納·杜根(Regina Dugan)來帶領。DARPA 享譽盛名,旗下的研究計劃比如隱形轟炸機、自動駕駛汽車、互聯網。
杜根說,“捫心自問——到底是什么令 DARPA 如此成功,又能夠放在產業的位置來轉換的。”對于她來說,關鍵在于適應快速發展的科技速度,以及將它們運用在實際當中。和 DARPA 一樣,ATAP 也以兩年制雇傭研究人員,時間既短到讓她們一直保持工作的壓力,又長到足以保證有成果可看。不同尋常的是,該機構會于外面的研究人員簽約,推進自己的項目。杜根說,“當我們遇上難以攻克的技術問題,我們就去找最棒的人。”現在,有一個項目已經吸引了 40 名電腦視覺專家,他們來自 30 個不同的單位,包括私人企業、6 個大學還有 5 個國家。
雖然說該項目預計需要兩年的時間,而且目前進度僅完成了一半,但一些成果已經運用在 Moto X 上,比如說借助 NFC,免密碼解鎖手機。同樣,Moto X 所具備的快速拍照功能,高度定制化等特性,也都來自研究部門的研究成果。
短期來看,通過生產手機,Google 能夠收回此前高價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所支付的成本,也毫不意外的是,它推動技術的發展,讓 Android 和 Google 的服務變得更普遍。令摩托羅拉移動盈利,反而并非是當下最緊要的事情。伍德賽斯說,“當然我們不能永遠讓公司虧損,不過我們的短期目標并非是賺很多很多的錢——我們有大把時間。”
現在蘋果、三星把持著手機市場,摩托羅拉移動還有機會嗎?伍德賽斯說,“很高興有人這么說,因為他們是錯的。世界不會永遠不變。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移動就是好例子——不到十年前,兩家公司都擁有 30% 的市場份額,但看看我們現在。”
對于未來,伍德賽斯認為,一個已經改善過的摩托羅拉將轉過彎來,而且將因為新材料以及技術的應用取得優勢,比方說可以為手機配置壽星、難以損毀的屏幕。摩托羅拉移動還有拓展發展中國家市場份額的低成本計劃。未來還有來自 ATAP 的,難以想象的東西出現。
(作者:陳一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