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毫不諱言,財付通的弱點就是微信的弱點——缺乏支付應用場景。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講,“支付”本不是一個可以單獨存在的功能,只有在應用場景中我們才會支付。就應用場景來說,最普遍的其實就是電商。談到電商,你想到了誰?沒錯,就是阿里。之前利用微信來進行營銷的許多公共賬號,其實都是在為淘寶導流。
這里就看到微信商業化的第二座大山——移動支付受制于阿里的電商生態和支付系統。就目前來看,微信支付的應用場景還非常有限,基本上只有虛擬物品的購買,比如表情、優惠券之類的,那么這個怎么能叫做O2O呢?還閉環?你的Offline在哪里?
除了商家資源匱乏之外,在銀行支持方面,財付通與支付寶也很有差距。我專門了解了一下,財付通現在支持的銀行卡是24張(因為銀行的信用卡中心都是獨立運作,因此同一銀行的信用卡和借記卡要分別談,算做兩張卡),而支付寶支持的銀行卡是150張。
所以說微信的移動支付,還大多只停留在概念層面,落實為真金白銀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再舉一個例子,NFC的移動支付技術推出已經有10年了,幾年前市場一片驚嘆,覺得NFC要橫掃一切了,但現在也只有韓國算是普及了這一應用,約有2000萬用戶,美國日本都沒有搞起來。 最近銀聯和GSM(NFC技術標準持有者)拉著中移動,極力在國內推NFC支付這件事,但效果并不好。可見,強大如銀聯,完全不用考慮支持多少家銀行卡的機構,僅需要考慮應用場景也就是商戶的接入,而且銀聯早就已經有了許多的商戶資源,尚路途曲折,至今未竟,遑論微信乎?
這邊支付寶遙遙領先,那邊銀聯虎視眈眈,前有追兵,后有堵截,微信支付如何殺出重圍?我不由想起來一句話:如果你干不過你的敵人,那就加入它。說不定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合作共同對付不懂互聯網但掌握強勢資源的銀聯,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3.微信游戲Vs手Q游戲
作為一個用繩命在山寨別人的互聯網巨頭,騰訊的內部其實是門戶分立的,這在銅爺此前比較BAT公關風格時候提到過。騰訊是個鼓勵內部創業并且支持內部競爭的企業,正是在這樣的企業文化之下,才有了微信的野蠻生長。但目前來看,盡管小龍已經榮升副總裁,但手機QQ并不會就此甘心。換句話說,手Q正在用繩命山寨微信。
在2013年Q1的財報會議上,小馬哥在談移動端的時候僅提微信,對手Q只字不提;但在Q2財會上,小馬哥提及手Q兩次,并都列在微信之前。沒錯,這正是微信商業化遇到的第三座大山——游戲平臺受制于騰訊手Q。
我先來總結一下騰訊目前的賺錢方式,權當科普:
1)增值服務,你買個表情買個QQ秀裝飾一下空間花的錢都在這里;
2)網絡廣告,騰訊各類產品上推送的廣告,banner、彈窗,各種廣告;
3)電子商務,QQ網購、拍拍、易迅;
4)游戲,作為游戲運營平臺,所有游戲中的收費九成進入騰訊的腰包,游戲開發者所獲甚少,所以游戲收入占騰訊整個收入的一半以上。
微信的商業化,除了上面所說的根據移動互聯網訂制的、傳統桌面互聯網所沒有的街景掃描和移動支付之外,就是上面這些,根據微信的特質再篩選一下,廣告和電商不算,就剩下了增值服務和游戲運營。增值服務,可參照微信的山寨對象LINE,這塊還算OK,會有空間,畢竟5.0第一天出來就有人花錢買了表情,下面主要說游戲。
騰訊能靠游戲賺錢的第一大邏輯在于,龐大的用戶量。鑒于手Q和微信5.0同時推出了游戲中心,我們不妨不叫一下二者的用戶量:
根據我大企鵝2013Q2財報,QQ于智能手機的月活躍賬戶同比增長超過 200% 至 4.776 億。而微信及 WeChat 的合并月活躍賬戶同比增長 176.8% 至 2.358 億。
看到了沒有,手Q的月活躍用戶是微信的2倍! 你就說,同樣作為手機游戲的分發運營平臺,誰的開發潛力更好?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到了第二季度,小馬哥開始力挺手Q了吧?
4.微信App分發Vs蘋果App Store
銅爺向來慷慨,對于微信這類當紅應用,在別人唱紅我打黑的當下,自然要買三送一,再送你一坐大山——蘋果。
此前微信公號API全面開放,不少公號可以借此實現許多內容,比如訂酒店、打出租、買基金,等等,加上游戲平臺的推出,業界大呼,微信有取代app store成為app分發平臺的趨勢,個人覺得這個不太可能。
就說5.0,目前的表情支付系統還是接入了蘋果,不知道是否也是三七分成;而游戲平臺推出的第一個游戲“天天愛消除”還是需要鏈接到app store中去下載,無形中為蘋果帶來大量的訪問量。以蘋果之霸道無理,怎么聽任話語權不再而忍氣吞聲?在app store中的微信不可能成為app store,就像一個人無法揪著自己的頭發把自己拎起來一樣,就像孫猴子逃不出如來佛的五指山一樣。
(作者:sjtujf)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8月18日12:12:34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992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