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侵襲 為何電動汽車能夠全身而退?

科技評論166閱讀模式

近日,河南暴雨刷屏微博和朋友圈,也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

這場千年一遇的暴雨,1個小時的降水量相當于150個西湖的容量,頃刻間讓鄭州變成了一座“水城”。地鐵全線停止運行,不少乘客被困其中,急切等待救援;無數行駛的車輛被困于洪水之中,無法動彈。一個個觸目驚心的畫面,讓我們也跟著緊張揪心起來。

但同時,我們也能看見不少電動汽車在洪水之中全身而退的“神奇”景象。他們在沒過車前蓋的水中緩慢前行,雖然艱難,卻不曾停下。

比如,近日網上火爆的一段電動汽車涉水行駛視頻。視頻中,車主駕駛電動汽車一頭扎入洪水之中,依然安穩行駛,仿佛絲毫不受影響。

暴雨侵襲 為何電動汽車能夠全身而退?

這個時候,一定會有小伙伴好奇,為什么電動汽車能在水中正常行駛,而燃油汽車卻寸步難行呢?這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01、沒有發動機,不用考慮進排氣

我們都知道燃油汽車的動力核心是發動機,它相當于汽車的“心臟”。汽油燃燒產生的能量通過發動機轉化為機械能,進而帶動汽車運動。而發動機的工作原理也就注定了燃油汽車害怕涉水路段的命運。

發動機在工作時,首先要吸入空氣,和汽油混合之后在氣缸中燃燒,釋放出的熱量推動活塞運動,進而帶動曲軸旋轉產生機械能,促使汽車前進。

所以,只要車輛處于運行狀態,發動機就需要進氣和排氣,而進氣口的位置一般都在前格柵的上方。當燃油汽車在深水中行駛時,一旦水深沒過進氣口,就容易將水吸入發動機中,導致發動機熄火。

如果此時再次打火,發動機內的水被擠壓可能讓發動機直接報廢。所以,在這里也奉勸各位小伙伴,如果發動機不幸進水導致車熄火,一定不要重新打火,當務之急趕緊尋找救援吧!

而電動汽車就不一樣了!電動汽車在驅動形式和結構設計上與燃油汽車有本質上的不同。電動汽車的動力來自于電動機,能源供給則來自動力電池。

二者之間并沒有機械結構式的硬連接,而是通過高壓電路相連,也不需要空氣來輔助,沒有進排氣系統,內部屬于一個完全封閉的狀態。因此,電動汽車的涉水能力相比于燃油汽車要好很多。短時間的涉水行駛當然也就不在話下啦!

02、整車系統防水性能好

電動汽車良好的涉水能力也和其整個電力驅動系統出色的防水性能有關。目前市面上主流品牌的電動汽車,像特斯拉、比亞迪、小鵬等,在高壓系統零部件、電機、電池等重要硬件上都滿足IP67防水防塵等級,能在1米深的水里侵泡30min也不進水。

他們在汽車上市之前,會通過嚴格的整車涉水試驗來檢測汽車的防水性能,涉水深度甚至超過400mm。比如,沃爾沃把XC40純電版整車浸泡在水中整整12小時,取出之后依然能進行遠程啟動。因此,一般不超過1米深的短期涉水對于電動汽車不會有太大影響。

03、車身更重,抓地力更好

電動汽車因為存在碩大的電池組,整車重量普遍要比同級的燃油汽車重不少。就比如,比亞迪唐2.0T的燃油版整備質量要比純電版輕至少400kg。在暴雨期間不得不涉水行駛的情況下,電動汽車多出的重量能增加不少抓地力,讓水中行駛更加穩定持久。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個優勢之外,目前在售的電動汽車中,很多都是25萬以上的高端車型,比如比亞迪唐DM/EV、蔚來ES8、特斯拉ModelY等,很多都擁有四驅系統,這對于涉水行駛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總而言之,電動汽車在涉水行駛上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這一點是燃油汽車沒法比的。但并不是說電動汽車就能肆無忌憚,短時間當然沒問題,長時間涉水行駛還是最好避而為之。

就像特斯拉CEO馬斯克曾經在推特上表示:別無選擇之下,確實可以。但他也強調了,不到迫不得已,不要這么做。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21年7月26日21:11:25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99366.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鏡蛇 亂摸水母會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勢舞”你會嗎?張開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張開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簡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這般可愛無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