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衰落的趨勢太明顯了,我甚至都覺得它快倒閉了。”談及北大青鳥,曾經的加盟商趙明(化名)不禁感慨。在大多數人看來,北大青鳥正江河日下,甚至淡出了業界的視野。從2008年的240多個校區到目前僅有10余個校區,從IT教育市場份額占比39.8%到被遺忘,從年營業額超過20億元到不值一提,北大青鳥用了不到5年時間。
2006年4月3日,隨著“你該充電了”的廣告片在中央電視臺播放,已經蓄勢近7年的北大青鳥開始走進千家萬戶。北大青鳥的加盟校區在全國遍地開花,至2007年,大陸除了青海和西藏都有北大青鳥的校區。當然加盟商積極的前提是高利潤——當時一家教學中心一年很容易就招到500個人,每個學員每年學費至少1萬元,而且全是現付,沒有應收賬款。“而成本不到一半,無非是找幾個懂行的人,租個地方,做個廣告就有人來,至于培訓效果好不好,是另一碼事。”趙明向黑馬哥透露。
北大青鳥之所以風生水起,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2005年之前通過高考上大學比較難。很多人上不了大學,青鳥就是針對這些人進行IT知識的培訓,為他們一定程度上解決就業問題。此外,當時高校的IT教育質量很差,學生通過在北大青鳥的學習,確實可以在實踐中更好發揮作用。
在許多人看來,如同英語培訓領域的新東方,北大青鳥在IT培訓界功不可沒,開了教育加盟的先河,包括加盟店的管理、門面設計、教室布置以及崗位管理等。北大青鳥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IT培訓業的繁榮,華育國際和武漢思遠等IT培訓學校皆脫胎于它。另外,它也為教育培訓界輸送了大量人才,比如瑞思學科英語的創始人夏雨峰等。
但好景不長,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場變了。一方面,IT產業發展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細化。學會一個最基礎的編程到哪兒都能工作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近年既有JAVA、游戲動漫和測試等,還有安卓和iOS的興起。很少有機構能覆蓋這么大的領域,畢竟教材研發和就業體系開拓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當然,依然有人做這些細分領域的培訓,比如51test專門做測試培訓,亞嵌教育只做嵌入式培訓,千鋒僅做安卓方面的培訓。
另一方面是高考擴招。2007年,高校計劃招生567萬人,錄取比例約為50%,3年后上升至61.67%,之后更高達72.35%,這意味著北大青鳥的上游生源池被抽干了。一位青鳥負責招生的前員工透露,原來招生一半以上都來自高考落榜生,擴招幾乎讓所有人都有了大學讀。
更糟糕的是,不像競爭對手達內專注于大學畢業生回爐再造,北大青鳥的重心一直在高中畢業生上。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0月18日13:51:45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2142.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