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大西洋月刊》報道,近期美國10家互聯網機構共同發起聲明,要求各個組織脫離政府的監管。有分析稱,這將會促成政府和機構新一輪的談判,導致美國政府喪失更多的網絡監管權,文章如下:
美國失去了對網絡的控制?
人們從10家核心互聯網機構10月份發布的聲明中解讀出這樣一條信息。
美國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教授彌爾頓·穆勒(MiltonMueller)稱:“這些管理網絡標準和資源的機構驚人一致地要求脫離美國對互聯網監管長達30年的掌控”。
“脫離”聽起來有點嚴重——這究竟是什么意思?美國究竟對網絡控制到何種程度?它的失控速度到底有多快?
當前,互聯網由職責各不相同的機構管理。ICANN負責域名和頂級域名的分配,其他兩個機構制定信息分享及在互聯網展示的標準;5個地域性的網絡地址注冊機構為聯網設備分配IP地址。
這是這些機構的職能。但除了不同的職責外,每個機構都有不同的權力。ICANN在網絡域名方面有壓倒性的權力。它正允許除com、org之外的單詞作為域名出現在網址中,這個審批過程需要一年。但數字內容如何呈現,它沒有太大的話語權;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及萬維網聯盟W3C有強大技術和咨詢權力,但是缺乏全國性的監督能力;雖然網絡沒有區域性的IP無法運轉,但地域性的網絡地址注冊機構扮演的角色只是系統內的節點,而非領導者的角色。
10家機構的領導們在烏拉圭的首都蒙得維的亞共同簽署了文章開頭提到的聲明。在這10家機構中,美國的監督權力只超過一家:ICANN。因此,如果烏拉圭聲明讓美國擔心,那它也會影響ICANN的功能。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0月21日13:17:1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2282.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