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支付的發展,金融基礎設施的完備奠定了互聯網金融的基礎
既然需求一直存在,為什么在余額寶之前,還有這么多人,如此之多的小額資金不知道,或者沒有參與到其中來呢?因為在此之前,這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歸納原因可能大致有這樣幾個:1)參與門檻太高,銀行理財一般5萬起賣,貨幣基金在柜面是1000起,且需要在基金公司開戶,2)不便利,體驗太差。比如很多人需要去柜臺買,5萬10萬也許你會愿意去一次柜臺,500,1000就不一定了;網銀是一個便利的渠道,因此有很多人會在網銀上買金融產品;但還有很大一部分人覺得網銀也繁瑣,而且,開通網銀也是需要去柜臺的。
但不能否認,銀行的革新,包括銀行卡、網銀的普及,是互聯網金融勃興的基礎。
互聯網支付的發展,進一步給余額寶這樣的產品提供了土壤。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普及、金融基礎設施的完備,可以讓金融的觸角伸展到以前觸及不到的范圍。
3、互聯網正改變金融業信息獲取和組織方式
金融的要義是融通。如何將流動的錢組織起來?其中的核心是信息。
銀行是聚合信息的地方,存錢和借錢都會留下信息,從銀行業來說,這些信息多數是標準化的,從一個一個柜臺,一張一張表單,一筆一筆業務中獲得的。
但互聯網改變了信息發生和獲取的方式,一些瑣碎的、非標準化的信息,都在互聯網上得以呈現。信息獲取和組織方式的轉變,銀行這一媒介的重要性在很多場合正在被消解。
互聯網上的數據是何時從呆板變得生動而富有層次呢?這有賴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智能手機、社交網絡、電子商務的普及,因此互聯網金融在目前爆發,是也互聯網本身發展推動的結果,過去不具備的,不可能實現的,現在成為可能。
不容忽視的一點:互聯網金融仍然離不開其金融屬性
互聯網金融是有很多想象的空間,但它仍將遵循金融的常識。
互聯網便捷和邊際成本遞減的特征與金融專業性的結合,是互聯網金融的立足點。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互聯網金融會創造出金融市場上的“永動機”,比如既低風險、又有高收益,還短期限的產品。
互聯網金融會創造出金融產品新的組織形式,這是因為信息采集和使用方式的變化;但這并不意味著“便宜”、“便捷”就能替代專業性,成為金融的核心。在風險較高的金融行為中,風險和收益都很容易覆蓋掉“便宜”、“便捷”這樣的價值,因此專業性不可忽視。
在這個基礎上,投資者應該容易理解市場會有兩端:既有余額寶這樣很快逼近千億規模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也會有諾亞、好買這樣著重于高凈值客戶拓展的公司,而且都生存得很好。
(完)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1月3日12:05:02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3036.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