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方寸之地,而四面都是想將自己置之于死地的敵人。”現在阿里的員工隨便走進北京某一個小地鐵站,大概都會有這種感覺。
他們成功把“雙11”改造成了“中國最大集體無意識網購狂歡日”,同時也把自己拉進了年復一年的慘烈血戰中,成為一票電商甚至傳統零售商的眾矢之的。今年又到了大戰前夕,老對手京東和蘇寧早把促銷廣告丟滿了大街小巷,逮到阿里的破綻就窮追猛打。比如京東的地鐵廣告Slogan “雙11,怎能用慢遞”,擺明了就是要趁著馬云們的”菜鳥”立足未穩,狠抽阿里系的物流痛點。
當然,阿里對這種緊逼不可能毫無準備。就去年的銷售額來說,天貓淘寶的戰績是191億元,而京東和蘇寧兩家加起來也不過50億左右(業內人士估計,誤差應該不會太大)。之前流出了今年阿里的目標,區間是300億~500億元,大野心背后必然是瘋狂的擴軍備戰。除了常規的天貓淘寶組合,這次阿里的最大流量變更來自于外圍——今年公司最引人注目的三筆投資新浪微博、高德和UC。
阿里今年的資本運作風向是移動互聯網,而這三家在移動端均擁有過億的活躍用戶。因此本次雙11就可以看作是阿里主業務與外圍移動互聯網流量協作的首次大考。
最近拉開大幕的還有NBA新賽季。
關注籃球的朋友應該都了解,現在NBA組建球隊流行“三巨頭”模式,即圍繞3個球星(一般是2個外線球員 1個內線球員)來搭配其他普通球員和布置戰術,2007年以來的大部分總冠軍都是被這種球隊給瓜分了。
這次雙11大戰前夕,阿里的外圍投資恰好也是這種組合,本文就從籃球愛好者的視角,另類解讀一下阿里系外援們的戰略定位。
主控(控球后衛):新浪微博,關鍵詞:社交
籃球場上,控球后衛的重要性顧名思義,通常都是擔任一支球隊“大腦”角色。他不一定是其中技術和身體素質最出眾的,但作為整個進攻戰術和球權分配的第一起點,控球后衛必須是球隊中思維最清楚的哪一個,球該傳給誰、怎么傳、什麼時候傳都有講究——反過來說,對手一旦遏制住“大腦”,整支球隊就會成為一盤散沙。
雙11中,最適合擔任阿里系主控的是新浪微博,因為社交屬性決定了它將是阿里系中“朋友指哪兒,我就買哪兒”的那個角色,傳遞核心信息與外圍流量,成為整個體系運轉的起點,這與控球后衛的特性類似。
10月29日的君聯資本CEO CLUB上,柳傳志就明確說了,光把業務做得精細是不夠的,現在必須要思考通過社交的關系賣產品、做客戶關系。“你的槍打得再準,人家拿的是導彈,能打嗎?”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1月6日11:36:46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3179.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