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數據來源越廣越全面,其分析的結果就越立體越接近于真實。在大數據時代,數據的價值從它最基本的用途轉變為未來的潛在用途。它影響了企業評估其擁有的數據及訪問者的方式,促使甚至是迫使公司改變他們的商業模式,同時也改變了組織看待和使用數據的方式。
大數據的特點就在于數據是“大”,是“多元”的,而其企業運用價值也正體現于此。企業能夠從不同來源的數據中不斷獲取到用戶的市場需求,并將其與企業業務體系的各個細節相融合,以助力企業在創新或者市場拓展上有所突破。
從這一點意義上來說,擁有海量用戶記錄的大數據資源庫,才能支撐大數據多維運算。同時,這樣的大數據資源庫也才能提供更寬廣的商業想像空間。比如,隨著互聯網金融概念迅速興起,為什么“隨手記”和“挖財”這樣的個人財務管理類APP也很受金融機構青睞呢?原因就在于,如果用戶把大部分日常開支都記錄在案的話,這種有著強烈“落地感”的大數據資源庫,對金融機構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價值:可以根據這些數據追蹤并描述出一個用戶群體的日常消費軌跡,它對于金融機構開發相應產品是非常有幫助的。
與此同時,又有另一個命題出現:大而全的大數據在企業的具體應用,數據量是否越大越好呢? 這其實還是要因企業而異。我們需要大數據應用是能夠幫助解決問題的行為洞察,而不是試圖研究每一條能夠得到的信息;對于那些專注于某一領域的企業而言,應該清楚到底想從大數據中得到什么,然后再帶著目的去各個細分渠道收集有用的數據。比如,旅行社就可以在“去哪兒”這類APP上,通過用戶的搜索統計數據收集到用戶的旅行熱點;相關聯的旅行用品企業,也可以在其中得到廣告投放效果的可行性分析。
寫在最后
如今,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其實都對大數據應用存在依賴。為什么有的企業在商業上不斷犯錯?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數據對運營和決策提供支持;一旦進入大數據的世界,企業的手中將握有無限可能。而對個人而言,大數據應用更多的是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各種參考和幫助。總之,可以預見的是,在不遠的未來,企業如何通過抓住用戶獲取源源不斷的數據資產將會是一個新的兵家必爭之地。
(完)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1月7日12:08:33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327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