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里,一家傳統的二手房中介公司或將演變成一家互聯網公司。
11月19日,鏈家副總裁林倩透露,鏈家在目標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50%,是第二名規模的三至四倍。另據本報記者了解,2013年鏈家“賣了”價值超過1600億的房子。以2.7%的中介費率粗略計算,鏈家的營業收入超過40億。
隨著規模的急劇擴大,房地產經紀公司開始變得“不安分”。“過去一年里我們一直在關注淘寶的模式,雖然我們還不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但我們也在用互聯網思維。”鏈家地產品牌中心徐東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未來,鏈家也可能探尋互聯網金融道路。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帶來的啟示是,在互聯網時代,只要敢想敢為,跳出舊式的邏輯和思維,收獲會更多。然而,在找到嶄新的道路之前,焦慮并沒有減少,傳統的經紀業務依然是一家經紀公司存活的根本。
互聯網時代的機會
麥肯錫稱:“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于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到來。
讓徐東華略感自豪的是,鏈家已經建立起了涵蓋北京550萬套住宅的數據庫。這是通過經紀人一個一個數出來的。在北京725平方公里的城區,鏈家布下了900家門店、近2萬名經紀人,涵蓋絕大多數住宅小區。
從2008年起,鏈家穩居北京二手房交易量的榜首。在其目標市場(扣除遠郊縣住宅以及城區寫字樓、工業地產等非住宅類交易,其目標市場約占北京不動產交易的78%),鏈家的市場份額從2010年30%、2011年38%升至2012年的47%,現在已經超過五成。
數據庫的建立,意味著新的生意機會。“只要打通了一環,就可以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徐東華說。比如,一個房屋的交易歷史是怎樣,什么時候被買賣,什么時候裝修,掌握了這些數據后,中介公司可以向第三方出售這些數據。它們可以是銀行,也可能是評估公司,亦有可能是律師行。
一家名叫融360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在探尋與鏈家等二手房中介合作的機會。該公司是融資貸款領域的一個智能搜索平臺。11月19日,該公司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鏈家涉及的交易規模足夠大,在二手房貸款時,面對銀行甚至會有一些議價能力。他們希望通過與鏈家這樣的中介合作,重新分配貸款資源,撮合“買家”和“賣家”,從銀行的信貸收入中分一杯羹。
據了解,從2008年開始,鏈家每年在IT系統平臺的投入不少于5000萬。“現在各家中介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但競爭對手要么沒我們做得早,要么規模沒我們大,不構成威脅。”徐東華說。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1月21日11:24:1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3899.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