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博盟: 對于你后一個問題,我覺得完全可以做到;但對于前一個,我不想妄加評論。我所繼承到的,是一個高度進取、職業有競爭力的團隊。對于我來說,John(劉允)留給我的是一架運行非常良好的機器。也許不是萬事俱備,但對于我來說,要在這里成功,我最需要的是好的技術和人,而這兩者我現在都有了。
經濟觀察網: 是否可以這樣理解,你認為Google在中國已經做得很好了?
石博盟: 是的,因為當我從技術角度來看,中國工程師的貢獻已經讓Google的產品越來越受歡迎。我認為,這些巨大的貢獻之前被大大忽略掉了。而對于成千上萬與Google合作的中國網站主和廣告上來說,他們都在從Google的技術中不斷獲益,這很讓人驕傲。但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已經做得足夠?我們不用再有其他野心、老實待在座位上坐享其成就可以了?絕對不是。很多新的科技正在涌現,在很多領域我們也完全有能力發揮更大的作用。
經濟觀察網: 你認為中國的消費者充分享用到了那些中國工程師的創新貢獻了么?
石博盟: 這有一個區別需要指出。我剛剛談到的很多技術都是指企業服務領域。而你說的個人消費者領域,Google在這個市場上顯然并不能稱得上成功。但是,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需要時間。有些時候人們會有困惑,誤認為Google就只是一個搜索引擎,但事實不是這樣,沒有搜索,Google在中國仍然可以成功。
經濟觀察網: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Google自稱“不作惡”,但似乎也“不抱怨”。你們的演講,從來都只為人們展示關于科技的種種美好,而不談問題、困境甚至挑戰。我想知道,作為中國區負責人,你覺得哪些障礙是你必須去逾越的,否則成功將無從談起?
石博盟:最好的武器是態度。有個著名的故事,講美國校園試驗人們是樂觀是悲觀的,試驗很復雜,但真正的測試是被測試者離開房間時,對被事先故意放在地板上的10美元的態度——所有樂觀的人都看到了它,悲觀者無一例外對其視而不見。對于樂觀者而言,我們的談話內容也常常被好的東西所支配。
對于黑暗面,我們的做法是要正視問題,去理解那些障礙到底是什么,要接受它,積極考慮如何面對和克服。要找到解決方案,上來就談論多難沒有意義,就像你要開發一樣新的產品,上來就擺一堆困難在面前,那項目將永遠沒法開始。
科技的世界充滿迷惑性,中國的消費者有很多機會、選擇和資源,但同時他們也被寵壞了,從而更難對付。實際上,我能想到的最有用的方式就是讓自己和我們的用戶競爭。我們為何一定要悲觀呢?我們需要的是做現實的樂觀主義者,而不是告訴人們這有多難,那有多難。
經濟觀察網: 有一點需要承認的是,和你的前任相比,你和這個市場有一種天然的、文化上的隔閡,那么你的自信又來自哪里?
石博盟: 我已經在Google工作了五年,在Google歐洲公司,我擔任非常重要的職位,實際上那里的業務規模比這里大得多。人們之所以考慮任命我,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對產品有很好的理解,與整個產品團隊一直保持了良好的關系。未來,我打算將更多最酷的Google技術引進到中國。
經濟觀察網: 你上任前后,劉允先生給了你哪些建議?
石博盟: 很多啊。我們面對面交流過,雖然并不多。而且,我認為Google中國和別的地方其實沒什么大的不同。John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人的洞察和理解,他關心別人,這一點對我來說非常有用。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