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消息,《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中國央行正牽頭相關政府部門研究制定互聯網金融監管規章,力圖遏制互聯網金融業備受歡迎的新一代投資產品的潛在風險。報道稱,監管措施還將涵蓋基于互聯網的P2P信貸公司。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1月23日,中國國務院已同意央行牽頭成立的“互聯金融協會”,該協會歸口央行分管。
央行有關人士透露,“協會的成立,預示著未來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業務將納入到監管中來,先從行業規范、自律開始。目前央行正聯合幾大部委起草規范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文件。”
另據了解,中國支付清算協會2月10日下發通知,決定2月27日召開P2P網貸業務座談會,以了解成員單位業務發展情況以及相關服務需求,加強交流溝通,為監管政策的制定建言獻策。
分析指出,互聯網金融產品提供的收益率要高于銀行存款利率,而且借助智能手機和其他設備,客戶可以很容易地投資這類產品。中國監管部門擔心,投資者們并不清楚他們的資金被投到哪里去了,投資者的個人信息也存在被竊取的風險。目前,人們普遍對中國規模龐大但又缺乏透明度的影子銀行體系所隱含的破壞性感到擔心。
一位央行官員說,現在的目標不是打壓互聯網金融行業,而是要促進其健康發展。他們希望這些互聯網公司能一如既往地發揮增強金融體系內的競爭、改善中小企業信貸資金來源、促進國有銀行提高競爭力的作用。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2月14日12:12:14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8934.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