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才是救命稻草
聯想收購moto曾被廣泛解讀為聯想借此曲線進軍美國市場,誠然,通過此次收購,聯想可以獲得頗為時髦的Moto X和Moto G產品線以及合作的運營商渠道,但moto在美市場銷量不佳,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步步下滑,聯想接盤后想要短期扭轉這種局勢并非易事。
而相較于美國市場,moto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則相對容易多。聯想作為一個本土的國際化企業,在國內有著成熟的銷售渠道,豐富的運營經驗以及對中國市場的熟悉了解,依靠moto留存的品牌影響力,在中國市場打開局面,擴大銷量,并通過成本控制而實現moto業務的止損,對于聯想來說是個現實有效的選擇。
楊元慶也多次強調moto品牌將重回中國市場并將引入新興國家,楊元慶稱摩托羅拉在這些市場上曾經非常輝煌,盡管退出了,但品牌價值依然巨大,與聯想的銷售和渠道能力相結合后,moto品牌將會在這些市場有新的變化。
在分析師會議上,楊元慶還對moto在中國市場的產品策略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可見聯想對于moto中國市場寄予的厚望。“我們打算推出更多采用摩托羅拉品牌的產品,建立更強大的產品組合。”對于在中國即將采用的雙品牌模式,楊元慶解釋稱,因為中國的市場比較大,消費群體也比較復雜,銷售通路也比較復雜,用不同的品牌、不同的產品線去占領不同的市場、不同的銷售通路。
不過在目前的中國智能機市場,也早已是一片紅海,高端機型有蘋果、三星壟斷,中低端面臨著華為、中興、小米等的沖擊,并且市場逐步呈現飽和狀態。據IDC上周提供的最新數據,2013年第四季中國手機出貨量為9080萬部,與第三季度相比下滑了4.3%,這也是2011年第二季以來的首度下滑。Moto品牌在中國市場能否坐穩,并取得相應的市場份額,依舊是未知數。
結語
作為曾經的手機霸主,摩托羅拉如今卻已命懸一線,想來不免讓人唏噓。不過相比于谷歌,擁有更好成本控制能力和硬件制造經驗的聯想,對此刻的moto,應該是個更合適的東家。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2月18日12:26:4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9179.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