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能夠把用戶的需求大規模化去生產。量身定制是C2B的精神核心,大規模生產是企業利潤的驅逐力。
目前市場上能夠真正操控C2B的企業,更多是基于一定模板下的C2B;比如定制家具行業,但據我了解,這個行業雖然能夠按照消費者需求定制,也僅僅只是在系統提供的模板下,根據尺寸和一定造型進行拼換組合,制造出符合業主空間尺寸的家具。
定制家具行業能夠大規模化定制的前提,首先是客單價高,能夠承受長尾訂單帶來的非規模化生產,其二是他們提供的款式,大多都是經過多年的市場積累,根據訂單的大數據統計后所提供。其三,他們的生產流水線就是依照定制模式而進行設計。
但國內的很多企業,都是做成品出身,他們的生產流水線和運營模式,不可能為了配合阿里的O2O,而去大刀闊斧。
所以,偶爾的通過微淘讓用戶進行選款,然后生產,或者通過聚集訂單獲得優惠,僅僅是一枝紅杏,偶爾出墻可以,經常借助工具軟件,估計很快就沒有新鮮感。
當大家都有優惠券,有活動,有積分的時候,僅僅依靠LBS,用戶還是難以去做抉擇;而且LBS的推薦排序,也會有優先級,哪個商家的信息排前,哪個商家信息排后,又會有一些新規則出現。 有規則就有商機,
微淘依然會陷入類似天貓一樣的靠流量吸金的黑洞
傳統的阿里模式,
依靠成交金額,好評率等,進行自然的流量分配。那在O2O這盤棋里,它的流量分配模式又會怎樣?
按照距離,品類,評價等,去篩選門店,只是一種表達手段,那當這些高大上的企業都被標注在地圖上的時候,“淘寶派”的流量分配模式又會重新上演。重新上演的幫兇是什么?就是大家一直在談的O2O閉環。
閉環是什么意思?直白點就是把消費者在線下的信息,包括成交金額,成交單品,成交數量,評價等信息,通過支付寶錢包反饋到線上而已。阿里是一家市場公司,不是一個地圖導航類的工具公司,他們根生蒂固的盈利模式很難改變,所以當這些所謂的閉環因素反饋到線上過于競爭激烈時,又會演變成現在天貓流量分配的另外一種表達模式。
基于流量爭奪壓力下的高大上企業,為了獲得線上的生存尊嚴,或屆時已經被綁架到線上,他們不得不繼續玩價格戰,水軍戰,廣告戰等策略,把閉環信息做到最好看,把LBS信息推薦位放到最前端,以便讓自己的店鋪獲得更多的流量。
阿里的大O2O戰略,又會淪陷為一個披了時髦概念的吸金黑洞。這個黑洞的背后,企業要付出的,又是為了高昂的流量去進行買單。
O2O并不是簡單的線上到線下的過程,真正要做大O2O,首先要從O2O的承載體去做改造,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2月28日13:33:12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9825.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