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競爭對手的競品越來越多的時候,旗艦產品就需要對得起旗艦的內涵,否者也很難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尤其是高端市場。如今,我們也看到諾基亞推出了Android低端產品開始投石問路,包括聯想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挺入國際市場,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競爭對手開始逼近三星的霸主位置。當八核、4G越來越普及之后,智能終端本身的同質化會逐漸加重,這時候產品的設計能力和性能穩定性或許會成為未來勝出的焦點之一。
令人遺憾的是,三星GALAXY 系列確實曾經風光無限,也讓用戶在蘋果iPhone一枝獨秀的情況下眼前一亮,并締造了三星在智能手機市場的霸主位置,但從GALAXY S3開始之后,三星的創新能力讓人失望。目前,三星依托GALAXY S和GALAXY NOTE競爭高端市場,相對而言,筆者更看好其GALAXY NOTE系列產品,大屏,甚至超大屏的出現,迎合了相當一部分市場,尤其是對一些喜歡視頻、游戲、購物的用戶來說,大屏手機的優勢更明顯一些。面前華為推出了更大屏的手機,市場也在傳聞蘋果有可能會推出大屏的產品,或許不是iPhone,但無疑會兼顧手機的更多功能,而不是iPad產品,因為市場有這部分需求。
可以預見的是,
當三星的創新能力不夠的時候,GALAXY S產品會逐漸平庸化。這也給緊隨其后的廠商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尤其是對中國本土手機制造商來說,在中低端市場已經打開局面,下一步無疑會滲透到高端市場,這時候創新和技術將是成敗的關鍵,無論是聯想華為,還是中興酷派小米,如果想在和蘋果三星的抗衡中獲得更多的機會,最終的崛起還是要靠技術。在靠貿易換市場的新興市場,國產手機廠商在運營商定制等良好的合作下或許能得到一定的份額,但最終的利潤是關鍵,沒有利潤的支撐,生存能力會不斷被削弱。
目前,國內廠商在工藝制造以及新產品跟進速度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技術的儲備和創新能力方面還有很多提升空間,這也是自己的短板之一。在4G時代,是不是可以填補上自己的短板,也將成為最終是否能夠走向全球舞臺的關鍵。趁著巨頭打盹的時候,搏一把,或許機會就來了。當然,創新理念和思維也是關鍵所在,當馬佳佳可以給萬科上課,并得到市場的炒作之后,我們是不是也能從背后看出一些端倪,以及思維的轉換?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3月2日11:29:15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9874.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