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種選擇,行業內總體上投贊同票——三星在24日晚間發布GalaxyS5后,次日韓國股市收盤時,三星電子股價小幅上漲0.4%,創下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觀察這一趨勢,手機產業的創新驅動階段暫時過去,到了產業鏈驅動時段。從營收和利潤的角度來說,未來將更多地考驗廠商對產業鏈的把控能力。有外媒預測,未來三星優勢會持續擴大,三星智能手機份額會從三分之一強進一步達到半壁江山。
在此背景下,三星正欲通過價格競爭整合市場。據韓國通信業人士透露,三星電子已和韓國三大通訊公司協商,GalaxyS5可能以8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4600元)的價格上市。通常,三星的新品手機上市價格為90萬~100萬韓元。另外,如果S5在海外市場也降價出售的話,那么中國等其他國家的同等檔位智能手機品牌很可能將失去優勢。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兩強——華為和中興最近在北美市場推出了僅次于三星電子Galaxy系列及iPhone的新型智能手機,并以80萬韓元的上市價格進軍高端市場。
以軟件再創業
年初,三星董事長李健熙在內部郵件中表示,三星員工應當改變思維方式,而不是僅僅專注于硬件。作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和電視機廠商,三星正試圖維持高速增長。
2013年,三星的手機出貨量創下歷史記錄,季度利潤也創下新高。不過,隨著高端手機增長的放緩以及蘋果新款iPhone的競爭,三星的市場份額出現了5年來首次同比下降。
過去,三星通過掌握硬件和研發一系列智能手機和電視機,實現了其在技術上的主導地位。三星智能手機和電視機銷量超過其全球所有競爭者。但要保持這個領先位置,并能使自己的產品有別于雄心勃勃的中國競爭者,三星將不得不更多地依賴軟件和服務來推動銷售和提升利潤。
蘋果的成功在于其 “軟硬一體化”的封閉生態,以其獨有的“軟硬結合”,如iCloud和iTunes這些王牌服務,提供給消費者優質的使用體驗。
當三星成為Android系統下最大的出貨商時,三星也意識到隨著產業的成熟,只有“軟硬一起抓”才有持續性的發展。
去年,三星召開了全球開發者大會,給予10位在Galaxy平臺上獲得成功的開發者80萬美元的獎勵。三星此舉,顯然意在打造一個自己的開發者網絡。作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討好了專門服務于自己的開發者,將自己與其他Android企業區別開來,壯大自己的生態體系,才便于逐漸從硬件廠商向平臺提供商的角色轉變。
事實上,三星最近幾年一直在布局軟件與服務業務。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3月4日13:06:55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9950.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