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市場競爭天經地義,但競爭應該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而不是損傷用戶的利益,這也是我們的初衷。經過幾天的思考,我們決定為了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而將這樣的競爭暫放一邊,相信這與主管部門的訴求也是充分一致的。”
3月3日下午,快的打車聯合支付寶錢包發出“致用戶的一封信”,在信中,快的打車放低姿態,相應降低了補貼標準,并宣布從3月5日起在北京試點老年人免費打車的公益活動。
3個月來,快的、嘀嘀這對冤家競相提價的補貼行為將打車市場鬧得沸沸揚揚,也驚動了監管層,盡管幸福了部分打車乘客,但惡性競爭終究不是行業發展的長久之計,快的打車最先挑起的補貼戰火,也選擇最先撲滅。
但無論如何,在快的打車、嘀嘀打車幾輪狂轟亂炸之下,出租車司機的工作生態以及老百姓的打車行為已經發生了深入的變革。
補貼營銷的“罪與罰”
“現在的人,都太現實了,這兩天補貼下降了,用打車軟件的人都少了很多?!?月中旬,在廣州,一位出租車司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在當時的那段時間,嘀嘀打車將補貼從原來的10元下降到了5元,但隨后,嘀嘀打車見快的打車并未因此收手,進而又提高了補貼標準。
從今年年初到現在,快的和嘀嘀的火爆絕大部分緣于一輪又一輪競爭性的補貼行為,快的打車甚至聲稱“給乘客的獎勵永遠比同行多1元”。
快的打車CEO呂傳偉此前曾表示,從活動效果來看,打車軟件這個市場需要實打實的政策,實打實的服務??斓闹阅苋〉媚壳暗某煽?,正是因為在這一點上起得早,跑得快,走得遠。
打車軟件的補貼行為最早從快的打車開始,其從去年12月份聯合支付寶率先在北京試行將移動支付接入打車服務,首單體驗贈送話費,嘀嘀打車隨后迅速跟進,補貼大戰一發不可收拾,多輪提價,一直延續到現在。
昨日,快的打車在上述公開信中承認:“為了讓大家認識打車軟件及移動支付的便捷,我們采取了現金補貼的優惠措施,伴隨著同行的跟進,最終成為一場舉國關注的打車大戰?!迸c此同時,快的也不忘夸耀一下自己:“快的打車的用戶數、訂單量因這場大戰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行業第一的地位也因此進一步穩固?!?br />
但嘀嘀打車并不承認快的自封的行業第一。3月3日上午,嘀嘀打車運營副總裁張晶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嘀嘀打車目前對乘客的補貼形式是每單立減12~20元,每天3單,補貼暫時無截止日期,而在司機端不同城市補貼則不一樣。”
“我們一直關注平臺健康和行業發展,希望能實現乘客、出租車司機和平臺之間的多贏,同時也希望用戶能養成使用‘嘀嘀打車+微信支付’的出行和支付習慣。”張晶說。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3月4日13:13:0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9972.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