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強東在交易宣布的當天(3月10日)就參加易迅的員工大會就可以看出,劉強東對于易迅的關注是毋庸置疑的。但劉強東關注的并非易迅能給京東帶來多少價值,而是易迅能否讓京東在IPO前安全過渡,于是,夸下海口、穩定人心。
但京東的失誤就在于,既然你已經說服騰訊,自己IPO前只接受易迅9.9%的股份,為什么還這么著急去整合自己只有9.9%股份的公司呢?這無疑于掩耳盜鈴,并且增加了變數。
我不相信京東這么傻,所以只能理解為京東被動接受了騰訊立即整合易迅的條件,但實際自己也沒想好易迅能做什么?所以當騰訊要把易迅員工整體轉移給京東時,無論是騰訊的HR還是京東的HR,他們都不清楚對于這些易迅員工應該怎么對待,也就出現了上文易迅員工說的“被告知要去簽一份我們根本不知道工資多少的合同”的原因。
這個賴HR么?不對,筆者覺得應該是書面協議和私下協議不一致所導致的。書面上,京東占易迅9.9%的股份,私下里卻已經確認易迅并入京東,騰訊所給京東的無非是個8億元的短期無息借款,以幫助京東瞞天過海,在IPO中獲得更多利益。只不過,這個時間差沒打好,引起內部反彈并被公諸于世。
對于這次易迅員工的反彈,筆者認為一旦處理不好將很可能影響到京東的IPO:
一京東和騰訊對于易迅的處置就是為了避免計入易迅的虧損,而事件爆發以及媒體報道,很可能引發資本市場對于易迅的關注,從而讓雙方設計的方案功虧一簣。
二易迅事件將可能讓資本市場對于京東的定位產生偏差。雖然京東此前在招股說明書中也披露過可能存在拖欠員工工資和福利所帶來的風險,但資本市場對此沒有太多事例去對照。而通過易迅事件,京東與騰訊所給員工福利的差距被易迅員工曝光,資本市場將很可能以此去對照其他互聯網公司的通常做法(據筆者所知,阿里巴巴、百度等其他互聯網公司公積金比例均為最高的12%)。從而得出京東具有更多傳統流通零售血統的結論,這個對于京東估值將有很大影響。
三由于爆發了這次大規模的抗議事件,對于追求平等、崇尚誠信的美國而言,京東的企業美譽度可能被貶低。
四從易迅員工的表態可以看出,京東對于易迅的整合并不積極,并且還曝出易迅武漢區的運營將改簽此前聞所未聞的“新易迅”的消息。如此分崩離析,說易迅已死也不為過,易迅之于京東,基本只有負面參考價值了。
后言:雖然筆者在騰訊京東交易細節披露的時候就覺得易迅前途渺茫,但怎么也沒想到,僅僅半個月時間,易迅的形勢就能急轉至此。只能說業務拖累,以至得騰訊不疼,京東不愛,造成今天這種未死已死的狀態。干兒子們,前車之鑒啊!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3月31日15:09:14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1224.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