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優品企圖通過商品防偽碼來改變目前網購假貨橫行的現狀,但卻遭到了部分商家的抵制。
8月6日,聚美優品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聚美優品”)高級副總裁劉惠璞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該公司自今年3月遭遇假貨質疑之后,便展開了與品牌商的談判,但直到8月6日,僅有61家品牌商與其達成真品聯盟協議。
“另有5家世界級品牌正在洽談中,未來100天,料將有150家品牌企業與聚美優品達成協議。”但劉惠璞表示,在與商家的接觸中,一些企業表現出非常傲慢的態度。這為聚美優品的“真品談判”埋下了不確定性隱患。
■“真品革命”?
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7.85萬億,同比增長30.83%。
其中,B2B電子商務交易額達6.25萬億,同比增長27%。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13205億元,同比增長64.7%。
與此同時,假貨屢禁不止。以化妝品為例,該領域假貨市場已形成一條龍產業,現在的造假技術可以令化妝品包材完全復制出來,甚至香味、擬態也能完全反映出來,唯一的缺陷是沒有功能,甚至對人體造成傷害。
網購中的假貨每年造成的利益損失到底是多少,目前沒有具體統計數據。
8月7日,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一位助理分析師表示, 消費者和電商平臺常各執一詞,難以定性假貨,造成該數據難以統計。但投訴電話有增無減從側面可以說明假貨在市場中從未消除。
來自歐盟的統計數據驗證了中國假貨的規模。2012年,歐盟各國海關共收繳近10億歐元的假冒商品,其中65%假貨來自中國。8月5日,歐盟委員舍梅塔稱,假貨對合法企業造成損害,也對用戶安全構成威脅。
今年3月,聚美優品“301大促”(三周年慶)數天吸金10億元,僅半月后,卻引來售假質疑,該公司陷入品牌、信譽“雙重危機”。5月2日,蘭蔻、雅詩蘭黛等化妝品小樣在聚美優品、樂蜂網大量鋪貨,但品牌商卻表示旗下品牌在華未授權第三方電商銷售。事后,聚美優品解釋稱,小樣屬直接從專柜拿貨,并未與品牌方總部直接簽供貨協議。但事件再度將電商信譽推上風口浪尖。
聚美優品于7月31日在京宣布,從8月1日起,美寶蓮、蘭芝、高絲、相宜本草、佰草集等國內外化妝品品牌將在聚美優品平臺上為所售產品貼上防偽碼。消費者可登錄中國化妝品真品聯盟官網或化妝品品牌官網,通過刮開產品防偽標簽灰色涂層后獲取號碼驗證真偽。
據劉惠璞介紹,早期防偽碼存在被破解可能,從技術角度講,這次采用的防偽碼是三級加密,假設生產100萬個產品,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8月8日15:14:16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9720.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