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就只是招聘,在這個思路的限制下,很難做出新的花樣,很難從在產品的訴求上產生服務的心態。“
“一個真正成功的招聘產品需要的是形成一種亞文化的氛圍。”她也不忘為自己投資的產品發聲,她表示投資拉勾就是因為,“發現拉勾在每次招聘活動中用的語言非常吸引人,用自己的方式、產品和新的年輕人對話,是平臺型產品,未來拉勾呈現的形態不是單純的招聘,而是做社區,這里信息是透明的,干貨、互動的、好玩,年輕人職業規劃的成長助力平臺,不單純的是招聘。”
人人獵頭創始人王雨豪,則表示一切Joblisting的招聘模式其實就是廣告行業,在此之上可以在招聘上加一些新鮮血液,譬如“熟人之間相互推薦工作的成功率會更高”。
“按效果付費!”這是拉勾網CEO馬德龍,關于收入給出的答案。在互聯網界,像是一種從CPM到CPA進化的過程。互聯網公司員工的跳槽比例較高,平均一兩年就會換工作,用戶是可以被“重復使用”。因此,互聯網這個以人為核心生產力的行業里,每家公司每年在招聘上花費的資源比其它行業多得多。馬德龍認為,只要做得好,商業化是不成問題的。
創新之外,自有苦衷,譬如有報道稱,人人獵頭平臺上的個人獵頭用戶可以獲得不少收入,但是如何黏住普通公眾用戶,成了招聘之外,人人獵頭必須要面對的另一個問題。
而至于拉勾,馬德龍則承認,關于如何拿用戶,“需要先把口碑樹立起來再說”。“品牌廣告絕對不做”,馬德龍補充道,“也許未來在你看京東報道的同時,會發現周邊出現了京東也在招人的信息?”
在線招聘,依然在路上。(作者:吳澍)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4月2日12:28:2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135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