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iPad在推出第28天就售出100萬臺。上述產品都引領了主流市場的走向。不要說沒有可比性,要知道這些產品在推出時,其所在的領域和產業也是剛剛起步,甚至不被業內看好。
究其原因,也許分析沃琪手表集團實習執行官Nick Hayek的某些言論也許能從中找到答案。近期,有報道稱,蘋果一直在接洽瑞士手表品牌的高管和工匠,并希望與這些公司達成新的合作,從而將高端手表制造專業技術引入公司,以開發iWatch智能手表。對此,Nick Hayek稱沒有找到達成任何合作協議的理由,你需要兩只手或語音識別才能操作智能手表,這就需要大量電量,這在極為有限的空間內很難實現。由此不難發現,智能手表與智能手機相比,除了之前腕帶一類的可穿戴設備具備極強的被可替代性外,操控和體驗方式也是極大的軟肋(與智能手機相比得出的結論吧)。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目前很多年輕用戶已經習慣了智能手機不離手而不再戴手表,而中年人往往將手表作為象征著一定品位的裝飾的現象。由此可見,這兩大主力消費人群缺乏必要的理由一天到晚將智能手表戴在手腕上。而這也是為何曝出近期蘋果頻頻接觸瑞士手表公司的主要原因(借助手表瑞士制造的品牌效應)。
當然最后的障礙就是業內談爛的價格偏高和缺少殺手級應用。
但我們想說的是這個價格偏高和缺乏應用是和誰相比造成的呢?當然不是和目前的主流的純手表,而是和價格不斷下降和功能日益增強的智能手機。即市場和用戶在選擇所謂智能手表時,始終是將其與智能手機作為最主要的參照物。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盡管業內對于可穿戴設備的不振說出種種原因,但根兒上就在智能手機上,尤其是蘋果的iPhone。這也是為何業內將可穿戴設備的希望寄托在蘋果(例如傳聞中的iWatch)上的主要原因。那么蘋果能打破以iPhone為代表的智能手機對于可穿戴設備發展最大障礙的符咒嗎?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14年4月23日15:03:0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2309.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