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有利于形成良性競爭的局面
有人擔心說放開資費管制是不是意味著價格會迅速降低,尤其是是否會引發價格戰,我認為這是杞人憂天。越開放,越市場定價的業務反而容易形成良性競爭。
沒有了政府的限價,運營商在制定相對激進的策略時反而會更加的謹慎和理性。這是因為沒有了政策紅線,任何一方突然的,不理性的降價必然引起另外一方或者兩方的強勢反擊,那么最終受傷的則是三家運營商。
與此同時,隨著今年加大移動轉售服務即虛擬運營商加入競爭,電信行業營改增稅收改革、OTT業務沖擊進一步加劇等因素,運營商面臨更高的成本和利潤壓力,因此在資費下降上會更加的理性。反而會把重點放在業務重新、產業整合、服務創新等方面,從單純的做減法到創新做加法,這將大大激發運營商的創新能力。
事實上,這正是市場定價的魅力所在。
第三,有利于監管為民的轉換
在過去,政府監管部門的核心其實是以企業為中心,而取消價格杠桿之后,監管部門的核心將以民為中心,以消費者為中心,重點是確保運營商提供的各種業務和服務要簡單清晰,合法合規,準確合理。
整個公告中的二、三、四條雖然均是對運營商的規范,事實上反過來就是監管者需要重點關注的,比如第三條中要求的,運營商在業務宣傳推廣時應全面、準確,對資費方案限制性條件及其他需引起用戶注意的事項,應履行提醒義務,不得片面夸大資費優惠幅度或作容易引起用戶誤解的虛假宣傳。
對于監管部門而言,應該盡快理解本項新規的要求,完善法律,尤其是在監管思路上進行徹底的轉變,從而做到真正監管為民的立場。
當然,我認為現行政策仍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價格杠桿僅僅是第一步。隨著OTT業務的沖擊、物聯網產業的巨大需求、移動轉售業務的開展以及政府為吸引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行業,政府勢必對該領域進一步放開管制,將更多管制政策交由市場決策,比如在牌照、頻譜以及人事、薪資等方面。
這樣才有利于全面激活三大運營商創新活力,從而才能更好支撐新一輪國家安全與信息化建設。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5月13日14:39:26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3062.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