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樣一款平庸的機器為何能夠獲得人們的關注,難道真的是一場單口相聲吸引了如此多的消費者?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縱觀前日的錘子T1的發布會,老羅將此前的埋下的包袱紛紛抖出。一舉揭秘了錘子手機制造故事,這和以往發布會羅列產品參數大相徑庭。并且,機智的老羅,也是將“借力打力”的把戲運用自如,除了五十嵐這樣的業界大牛,老羅更是搬出來Robert Brunner這樣的設計界大神,除了這些專業領域大神,老羅用來“挾洋自重”的還有左小祖咒、張亞東這些國內名人,雖然硬件上不堆砌參數,但用了那么多個行業之“最”也足夠鎮住普通用戶。軟件上,老羅一貫的精致、細膩也表現的尤為生動,通過系統動畫、延時短信這樣的細節不斷地向觀眾們灌輸著“情懷”的概念,再配合“你明白我的意思嘛?”、“你懂了嗎?”這些近乎強硬的語氣,不斷獲得用戶的認同感。
因此筆者認為,羅永浩這樣苦心積慮的布局絕非僅僅為了一款不足夠出彩的產品,他更是試圖打破以往的國產手機模式,希望能夠引導人們更多的關注手機產品的內在,而不僅僅跑個分,堆一塊世界最快的處理器,引導人們去發現產品的情懷,當然,憑借老羅今天的能力,他所希冀的情懷還不能夠完美展示,畢竟他現有的資源還有限,或許未來的T2、T3更能夠符合他的要求,更能夠獲得消費者的認同。
盡管錘子手機也吹有捧,但老羅的營銷能力已經充分證明,在沒有看到、摸到產品的前提下,已經有數萬人預付300元參與預訂,這樣的成績作為錘子科技的首款產品,可以說頭一炮打得漂亮。即便回到毀譽參半的手機本身上,筆者也能看得出來老羅的用心,更另筆者欣喜的是,T1僅僅是錘子科技的第一款產品,是在一個資金有限、供應鏈歧視的情況下誕生的,那么T2、T3呢?這里隱約有著小米當年發跡的痕跡。
閑談到這里,不難得出:小米作為國內互聯網手機的第一個成功者,錘子充分吸取了其積極經驗,在此基礎上也開創屬于自己的道路,專注產品內涵和逼格,這不僅是提升手機的細節品質,更是引導消費者去關注手機深層次的東西,享受更多的細節體驗,也是開創國內廠商手機制造新思路的嘗試。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5月27日18:48:3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3544.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