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手機需求還停留在初級的大陸市場,大眾消費者需要的是不過是功能全面,性能強大的產品,而至于產品的格調、靈魂則不在消費的考慮范圍內,這樣的市場需求,可謂小米發跡的天時。當然,小米一路成長的路上也并非一帆風順,中華酷聯魅的不斷覺醒,也針對小米的打法制定了對策,華為榮耀、中興努比亞都是最好的例子,然而這些競品雖然來勢洶洶,但并未打到小米的七寸,除了目送小米攻城拔寨之外,也無法阻擋小米的鐵蹄,這樣的競爭對手,可謂小米發跡的地利。不少人說小米的成功全靠爐火純青的病毒營銷和敏銳的市場把控,線上忽悠客戶,線下控制黃牛。這樣的言論筆者也認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一流的市場營銷能力對于長期發展實業領域,只能夠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化腐朽為神奇一次可以、兩次也行,但事不過三,從米1的初出茅廬,到米2的巔峰之作,再到紅米的野蠻擴展,產品實力才是王道,一次次緊抓用戶痛點,配合恰到好處的宣傳營銷才是其成功的奧秘,而這背后離不開的是一群有實力的人,以雷軍為代表的小米團隊,在專注產品和研究用戶需求方面堪稱一流,這可謂小米發跡的人和。
天時地利人和的小米,似乎已經霸氣顯露,那些試圖復制它發跡道路的對手們也都鎩羽而歸,這里其實可以用國畫大師李可染的一句話來解釋:沿著冠軍的腳步走下去,最多也只是個第二名。而老羅的錘子似乎并未陷入小米的圍城之中,機智的老羅深知,重復小米“性價比”的道路也必然死路一條,特別是手機這類的大眾消費品,規模是帶來低單價的必要條件,而小米進過幾年的打磨,已經形成了相當的規模,而錘子則是當之無愧的“小廠商”想要復制小米的道路必然行不通。因此尋找“性價比”這個圍城的缺口才是錘子手機長遠發展的第一步。
成名于中國互聯網的羅永浩,自然有著極其明銳的洞察力,他自然知道國內互聯網浮躁、粗糙的現狀,吃慣了速食品的國內用戶,在填飽肚子的時候自然也想嘗嘗美味佳肴,而小米不就是一道道流水線下的速食品嘛,那錘子自然主打產品的細節和情懷(也可以稱之為:逼格)。
將這樣的理念貫徹到產品中,我們不難發現從一年前發布的錘子OS,到獨立發布的錘子便簽和錘子時鐘,再到今日醞釀已久的錘子手機,老羅在每一個產品上都強調著細節的魅力,試圖展示著濃郁的人文情懷。以錘子便簽為例,稱之其為最好的長微博工具,我相信大多讀者都表示理據服。而首款錘子手機,由于資源有限,筆者目前無緣嘗試,雖然已經下單預定,但還是迫不及待,這種心情,和當初期待米1發貨的心情十分類似,盡管明知它不會取代水果主力機的地位,但是見證一個很有可能在未來挑戰蘋果的產品的成長還是令人興奮的。
結合當下總體輿論,我們也不難得出,單就手機本身而言,不突出的硬件配置,缺乏創新的造型設計,甚至還被指出不少模仿痕跡,還有網友扒墳挖出老羅當年寫的魅族MX2的評論,似乎老羅當年批評別人的問題都出現在了錘子手機上,錘子T1用中庸來形容似乎并不過分,也正如老羅自己所言:“沒有革命性突破,但是在每個細節都比對手做得好”。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5月27日18:48:3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3544.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