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部分促銷商品比其他電商貴幾百元
京東除了有商品618當天提價外,有媒體還指出,其實京東在618店慶日當天,參與店慶活動的部分商品和其它電商平臺相比并無價格優勢,甚至部分商品價格比其他電商平臺還高出不少。
6月18日,人民網用幾款參與京東618活動的商品同國內其他幾家電商平臺做了價格對比,結果顯示,京東部分大家電比其他電商平臺高出幾百元。如京東618推出的長虹1.5P冷暖空調KFR-35GW/ZDHR(W1-H)+A3,標價2999元,參加活動后最后訂單價格為2849元,同一款空調在國美的實際訂單價格為2399元,比京東便宜450元。
昨日,中新網IT頻道在京東發現一款參與618活動的聯想Y410p 14.0英寸筆記本電腦(i5-4200M 4G 1T 2G獨顯 黑色)在京東售價5199元,而同一款筆記本在蘇寧易購上售價4999元,比京東便宜200元。
另外,中新網IT頻道梳理網友評論時發現,網友們對一項酷派大神F1秒殺活動“吐槽”較多。據了解,該活動表示可以有機會半價(444元)秒殺市場價888元的酷派大神F1。但是不少網友反映,該活動一直顯示“無貨”,根本就搶不到,因此對該活動的真實性提出質疑。截止18日下午5時,中新網IT頻道在此款產品頁評論中發現,僅有兩人表示秒殺到了該商品,但并沒有曬出訂單來證明搶到了此商品。
而在6月18日當天,不少網友在微博表示,京東的好多“秒殺”,一點開結果就顯示無貨。是瞬間被“秒殺”完了?還是貨物數量寥寥,宣傳力度大實惠少?中新網IT頻道在微博上搜索“京東 無貨”關鍵詞,顯示相關信息達44萬條之多。
“電商借促銷‘只想賺一把’或將被邊緣化”
對于有電商平臺促銷宣傳力度大,實惠卻變少的現象,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卓賽君表示,電商發展已走過爭奪用戶的草莽時代,從低價跑馬圈地進入經營和逐利時代,近兩年電商格局逐漸走向穩定,促銷已成為企業的一種營銷手段。
不過消費者對電商平臺頻繁造節促銷,也變得理性起來。有消費者就對記者表示,“雖然今年京東單個紅包價值最高618元,但不能用于手機充值和購買虛擬產品,限制多多,顯得‘雷聲大雨點小’。”
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電商平臺“先抬價后打折”、“虛假缺貨”等現象,這只會讓消費者對整個行業產生不信任感;另外,促銷戰不能僅僅是噱頭,電商若是“只想賺一把”,恐將在一輪又一輪的“節日”大戰中遭到市場洗牌,逐漸被邊緣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