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G終端成本問題上,雖然在去年年底5模的智能終端已經達到了人民幣一千元以下,但奚國華還是認為隨著技術進步,這個標準還應該不斷的下降,所以中國移動還要“不賺錢”地搞自主品牌終端,目的只是為了“讓用戶有一個更好的體驗,并且能夠有一個價廉物美的手機,主要是起一個導向作用”,這其實也是對產業鏈上的手機廠商小伙伴們所施的“推拉”之術:中國移動億部4G終端銷售目標和待遷移的7億存量2、3G用戶是掛在眼前的胡蘿卜,而印著中國移動LOGO標價999元的五模4G手機M811就是抽在屁股上的小皮鞭了!
據國外媒體報道,負責監管國家大型國有公司的國務院國資委已經在6月份要求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將營銷費用大幅消減20%。這一消息基本屬實,而且主要針對的是運營商手機補貼,這對于迫切需要在4G市場初啟之際發力,希望用手機補貼拉動2G和3G用戶盡快換4G手機的中國移動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雖然4G話費降幅巨大頗具吸引力,但一次性購機成本支出對于有意愿向4G遷移的大多數用戶來說還是一道難邁的門檻。不能以直補的方式減輕用戶購買4G手機的財務壓力,中國移動只有挺身而出拿M811為主流的五模手機在市場上夯實一個千元以內的地板價,其用意一是以產業鏈龍頭的身份曝光并卡死上游的芯片廠商、ODM廠商的供貨成本,二是通過終端集中采購的規模效應以M811為標桿打壓手機廠商的利潤空間,其用意就是為了讓手機用戶認同4G手機的高性價比并最終加快其向4G遷移的步伐。
對于國產4G手機廠商而言,中國移動此招甚是“狠毒”:中國移動不僅可以不靠手機賺錢,還可以靠不賺錢的手機催生4G業務大賺用戶話費的錢,可這些靠做手機謀生存的小伙伴們怎么做“不賺錢”的生意?但市場生態就是如此,就如當初蘋果在3G時代可以不尿中國移動一樣,而今的中國移動也一樣可以不尿這些國產手機屌絲:中國移動坐擁全球潛力最大的4G用戶市場,連蘋果都可以彎腰,這些端著身價招搖過市的國產手機商只要用M811的小皮鞭往屁股上抽一抽,自然有人會順著中移動劃定的道往前跑。
因此,筆者的判斷是對于國產的4G手機廠商而言,不能再妄想作為先行者坐享產品更新換代的早期利潤的美夢了,中國移動的M811其實就是對4G手機高價、高利潤的釜底抽薪;追隨著中國移動用高性價比的4G手機盡快把市場拉動起來,從規模效應中謀求收益才是中國移動給4G手機廠商指明的方向,在這一點上華為、中興和聯想等大型手機廠商在TD-LTE終端市場上將占據優勢。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6月20日12:06:56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4714.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