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與了金山軟件的創辦,是團隊里第六個加盟的人,我還牽頭創辦了卓越網。到2007年底,我基本上創辦了兩家公司,財務自由,基本退休了。很多朋友讓我幫忙,我就用幫忙的心態做天使投資人。可能我運氣好,做事也比較認真,在天使投資領域里邊,大家很快就覺得我好像還挺厲害的。有三四年時間,我主要就在做天使投資。直到40歲生日時,一大群人勸我再干點事,說在硅谷和臺灣企業家里,40歲還年輕得不得了,不要看國內的互聯網業界普遍年輕,其實我還不老。我自己也一直有個遺憾,上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我看過一本書叫《硅谷之火》,當時就特別希望以后能辦一家世界級的公司。
可我以前辦的公司離這個目標還是挺遠的。還有一個機會就是Google發布了安卓,它有機會成為主流。我看到過PC是怎么擊敗蘋果的,我覺得安卓又是一次新的機會,加上我自己這些年里從傳統軟件業做起,后來被互聯網顛覆,又開始投資一些互聯網公司,對互聯網模式和思維的理解已經到了一定程度。
我覺得,用互聯網思維做手機,可能會是一個顛覆性的做法。
我做小米手機,創始團隊8個人,一上來就有5個擁有海外背景的,就是一個準備辦Globa l Company的范兒,否則我不用找這么多人,你能理解我的心吧?咱們全找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人也能把這件事搞定,為什么要找微軟、谷歌、摩托專門從國外回來的人,就是因為要辦一個Global Company。
我做過天使投資人,看到的都是失敗,創業90%的公司都會死,它的主旋律就是關門。前不久我碰到一個舊金山的朋友,還在創業,干了四年公司沒死,他壓力很大。我說公司能養活自己就已經很了不起了,這說明你已經成為了10%的企業。他公司干了四年,活下來了,不錯。我知道創業經常失敗。出來做小米,我也有壓力,主要是面子上的壓力,這也是很多成功者再創業的問題。其實我最煩創業導師,經常有人說我是創業導師,我一當了導師我就不能死了,一死多難看,老師給搞死了。
所以我最煩做創業導師了,創業這件事情沒有人能夠做導師,大家都是犯了無數的錯誤。后來我找到了解決方案,就是低調,極其低調。小米在剛開始前一年半的時候,幾乎是靜悄悄的。我是有意的,就是要超過用戶預期,今天小米這么高調,超過用戶預期越來越難。但這不全是我們自己的原因,小米成了明星公司,社會很關注,領導很關心,這么搞就很難了。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6月30日19:58:14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5164.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