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斯諾登爆出的美國“棱鏡計劃”引發了全球對網絡安全的重視。
上周五,央視對蘋果搜集用戶位置隱私問題提出質疑,稱蘋果詳細記錄了用戶位置和移動軌跡,并記錄在未加密數據庫中。實際上,關于蘋果公司收集用戶位置信息,甚至導致用戶隱私泄露的報道在國內外均有出現,不過蘋果公司對產品安全做出詳細回應的情況尚屬罕見。
在對央視報道的回應中,蘋果稱給予了用戶清晰而透明的提示和選擇,讓用戶得以控制自己的信息,通過“安全可靠”的眾包數據庫為用戶提供定位服務,并且從未與任何國家的任何政府機構就任何產品或服務建立過“后門”。
移動互聯網時代,許多服務基于位置服務,用戶提供自己位置信息獲得更優質服務的同時,也承擔著位置信息泄露的風險。一位業內人士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國家應健全相關隱私安全保護法律,對個人信息的使用做出明確規定。
再次陷入“隱私門”
央視報道指出,在iPhone手機“設置-隱私-定位服務-系統服務”下面,有一項默認開啟的“常去地點”功能,不僅記錄了用戶常去的地點名稱,還詳細記錄了用戶在這個地點停留的時刻及次數。
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工程師王嘉捷現場演示并指出,蘋果iOS系統中有一個隱藏較深的目錄,該目錄有一個英文名稱為“加密”的數據庫文件,詳細記錄了用戶位置信息、移動的時空軌跡。讓人感到吃驚的是,該文件記錄的位置信息精確到了小數點后8位,同時還對位置數據的可信度進行了評估。該文件也并未加密,而是以明文形式放置在一個隱藏較深的位置。
由于每一個位置數據都對應了現實世界真實的地點信息,并且即使用戶關閉了“常去地點”功能,后臺數據庫文件依舊會記錄這些信息,蘋果手機中內置的這一文件被認為危害到了用戶隱私。
實際上,蘋果公司曾多次因記錄用戶位置信息受到質疑。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7月14日11:03:5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5821.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