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4年的出貨壓力
這一輪智能手機熱潮從 2007 年蘋果開始,到了 2014 年已經有高峰過去的趨勢。
一直高歌猛進三星到了 2014 年銷量開始出現問題,小米雖然銷量大漲,但是價格重心大幅壓低,2014 年上半年的平均出貨價格在 1200 元左右。
而另一方面,中國智能手機的產能一直在提升,大家 3G 吃到桃子繼續賭 4G,而運營商突然大幅降低了補貼。產能即將過剩成為各家手機廠商遇到的問題。
這種壓力下,早賣出去早盈利,晚賣出去可能會壓庫存,繼續搞搶購搞排隊顯然不太合時宜。至少要供需矛盾緩和一下再搞,所以小米 4 改用排隊,一加開放購買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供應鏈和產能的管理
不限量買,你得有那么多貨,都知道早賣出去早盈利,但是供應商未必給你那么多元器件,這就設計到供應鏈和產能管理的問題。
智能手機是海鮮價,晚幾個月就不行了,最好是一發布就大量上市,大量銷售實現利潤。2011 年的小米一代的時候可以期貨等原材料降價盈利,2014 年這樣是不行的。
一加作為一個新品牌,發布后幾個月就可以不限量。說明供應鏈管理問題解決的不錯。相比錘子極小量還品控糟糕,一加畢竟是有背景。
2014 年的手機競爭要求供應鏈在需要的時候能大量供貨,這對供應鏈是個考驗。期貨模式變走量模式,背后的供應鏈是支撐。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7月19日11:53:54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6107.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