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智能手機芯片供應商高通(73.72, -2.32, -3.05%)公司,在中國正一步步陷入“反壟斷”深淵。
7月24日,高通全球CEO史蒂夫-莫倫科夫在北京的記者會上宣布,將投資1.5億美元,支持中國創業公司。但對于記者們更關注的高通被發改委實施反壟斷調查一事,史蒂夫-莫倫科夫卻三緘其口,拒絕回應。
根據人民網IT頻道《通信反壟斷“第一案”》文中的統計,假若高通的壟斷行為被國家發改委確認,高通公司將受到最高超過70億元人民幣的罰款,其在華業務發展也將面臨調整。
曾向發改委舉報高通公司的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認為,高通在中國市場存在以整機作為計算許可費的基礎、對過期專利繼續收費、將專利許可與銷售芯片進行捆綁等七項涉嫌違法行為,“一旦發改委認定高通壟斷并實施懲罰措施,不僅會對手機行業的未來格局產生影響,真正直接受惠的將是普通消費者。”
4G領域的“霸王龍”
“智在芯中,有龍則靈”,這是高通主推的“驍龍”系列智能手機芯片的廣告語。如同PC時代的霸主英特爾(33.89, -0.46, -1.34%)一樣,高通已成為4G時代手機廠商必須面對的“霸王龍”。
據了解,目前在4G芯片市場主要有高通、海思、聯發科、Marvell、博通(38.26, 0.39,1.03%)等五家廠商。由于掌握3G、4G標準的核心專利技術,高通在手機處理器多模多頻方面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能提供完整2G/3G/4G手機芯片解決方案的企業。
從去年年底我國4G牌照發放至今,市場上銷售的4G手機,除華為堅持使用自主研發的“海思”芯片外,其他國產品牌兩千元以上中高端機型,幾乎都是用了“驍龍”處理器。
市場研究機構Forward Concepts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高通2013年在LTE芯片市場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其多模LTE芯片市場占有率高達94%。今年第一季度,高通的地位絲毫沒有動搖。
高通公司高層曾多次公開表示,在LTE處理器領域,高通已經領先競爭對手兩代以上。
這種絕對強勢的市場地位,導致多數手機廠商在與高通合作時,幾乎沒有選擇和議價的權利,這也成為高通特殊商業模式和賺取巨額利潤的基礎。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8月1日23:56:2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6931.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