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業務面臨調整
在高通龐大的商業版圖中,中國無疑是最重要的一塊市場。高通2013年年報顯示,去年高通芯片和許可費收入總計達到243億美元,其中有半數以上來自于中國企業。
在發改委確定高通壟斷的消息傳出后,美股高通股價重挫6.6%,市值一夜蒸發超過91億美元。而更為深遠的影響,是高通今后在華業務發展將面臨調整。
業內分析,高通下半年在中國一方面要接受監管部門的壓力,另一方面隨著華為、聯發科、Marvell等企業4G芯片大規模量產,高通的市場地位也將面臨挑戰。
一位國內手機企業負責人表示,在4G標準中,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也擁有大量核心專利,高通的優勢并不像3G時代那么明顯,想要繼續收取高額的專利費有難度。
據王艷輝介紹,在全球4G標準必要專利中,美國以1661件核心專利排行第一,中國大陸以1247件專利總數排行第二。“高通憑借655件必要專利,與非必要專利捆綁,想收取整機4%的專利費,而中國1247件專利卻分毫得不到,顯然不合理。”
業內認為,此次高通事件比較理想的解決方式,是促成國內4G專利和高通專利交叉授權,改變高通對國內手機企業的收費模式。然而,這對于專利業務利潤占到總利潤近七成的高通公司來說,顯然難以接受。
“高通不怕罰款,它最怕影響它的商業模式,即收取專利費。至于這次反壟斷調查能不能觸動其商業模式,就看發改委做到什么程度了。”王艷輝說。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8月1日23:56:2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6931.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