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軟中國為例,1992年,臺灣人田本和悄悄進入大陸建立了微軟北京辦事處。辦事處的主要工作是做市場活動、找代理商。當時微軟在大陸面臨的境況是有用戶,沒收入,原因是盜版。
從1999年至2002年,盡管微軟在中國到處打盜版,但收效甚微。當時中關村并非高科技的代名字,準確的說法是“電腦一條街”。私下里,中關村人自嘲為“騙子一條街”。晝出夜伏的小商小販們主要向過住客人兜售各種電腦配件,代人攢機,更多的則是兜售各種軟件光盤。
這些光盤中,包括各種各樣的微軟產品,比如Windows、Office等。每款這樣的微軟正版產品售價數百美元,且只能裝機一臺。而經過破解后,一張光盤上可裝數十款軟件,售價低則兩元,不超過十元,每款軟件可以在無限多臺電腦上安裝,前提是光盤不被刮花或有其他物理損害。
中國個人IT消費者們享受盜版帶來的幸福時光:每當微軟新版電腦軟件推出的時候,富裕的美國人、歐洲人在掂量是不是花數百美元換新版軟件的時候,中國消費者早就毫不猶豫地花上數元人民幣裝上了最新款微軟電腦軟件。那時候,中國個人IT消費領先歐美發達國家一到兩年。
那時候,高校男生把妹泡妞的最好方式是幫女同學攢機,同時往電腦里灌各種盜版軟件。
那是個人IT消費者與高校男生的集體狂歡時代。但微軟不高興了,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不高興了。憤怒的比爾·蓋茨曾經說了一句激怒中國人的話:讓中國人去偷吧,總有一天他們會付出代價。
那是互聯網剛剛出現的年代,這一句話在網上演繹后變成了“比爾.蓋茨說中國人都是小偷”。
比爾.蓋茨是有遠見的,他的話包含著這樣的含義:只要你使用微軟的軟件,總有一天會為微軟軟件付費。2002年之后,微軟祭起反盜版大旗,先后拿下中國政府采購、國有企業采購、大企業采購市場,同時獲得了OEM廠商的配合。微軟中國由全球最不賺錢的區域變成比較賺錢的區域之一。
秘密在于“平臺鎖定”:當用戶所有工作都建立在微軟軟件平臺上之后,用戶的遷移成本非常高,以致最終愿意花錢買正版而放棄遷移。以個人用戶為例,從習慣的windows平臺向蘋果電腦上遷移就有很大的障礙,而機構用戶的所有數據,工作都建立在微軟平臺之上,遷移成本更高。
微軟基于“平臺鎖定”原理的生存模式私下被稱“盜版式生存”。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8月3日14:46:43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7001.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