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正去職后,其主導的“微軟創(chuàng)新中心”逐步壓縮,直至裁撤。同時,微軟開始有步驟地退出投資的軟件公司。比如浪潮國際,2011年微軟向獨立第三方出售浪潮國際約4.16億股普通股。經(jīng)過兩次減持,微軟總投票權比例由15.51%降至6.59%。
微軟與中國業(yè)界的關系在陳永正去職之后開始逐漸變差。
另一個原因加速了這種惡化,即是軟件源代碼開放問題上的爭執(zhí):微軟一直被質疑在軟件產(chǎn)品上留有后門,微軟美國可以讀取客戶的數(shù)據(jù),包括政府、企業(yè)、個人用戶的數(shù)據(jù)。如果這確是事實,這對于政府,企業(yè)來說,將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問題。
早在2003年2月,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第八次訪華,最大成果就是面向政府及其指定的備案單位開放源代碼,這些機構可以用可控的方式查看微軟Windows的源代碼,從而增強安全性的信心。
但這一措施并沒有完全杜絕擔憂。一位軟件公司高管對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表示:即使開放了也是個黑匣子,因為代碼數(shù)千萬行,根本無從看起,沒有機構有那么多人力、物力來查看源代碼。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fā)表于 2014年8月3日14:46:43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7001.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