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轉型更早,決心更大。中興慢一點,但從去年努比亞開始,簽約NBA等動作,慢慢在轉變。中興在2012年手機業務比華為做得更好,但之后動作有點慢,戰略不夠堅決,管理體系和執行能力比華為差一點,華為的戰斗力執行力強。”潘九康表示。
華為一相關人士告訴理財周報記者:“華為是低調的風格。華為以前是B2B企業,用戶全球就那么幾家,過去習慣做好跟他們的溝通就夠了,不需要跟廣大的消費者溝通。這兩三年也在轉變。”
從功能機到智能機,從中低端到中高端,從B2B到B2B2C兼顧原有的運營商市場和現在的消費者。
但最重要的是“從白牌到華為自有品牌的轉變”。
“國內2G以公開市場為主,3G上了以后,有流量,運營商開始更多地推資費套餐。但海外市場一直是運營商強主導。不是買手機,而是買資費套餐送手機。過去看不到華為手機,華為在后面,只看到運營商的logo。國內是雙品牌可能好一點,但海外都是在后蓋才有華為,正面是運營商的logo。”上述華為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但是,該人士說,“現在華為跟運營商強推,跟它們談,強調必須要有華為logo,長期看華為品牌必須要在消費者中建立知名度,要為產品帶來溢價。目前華為自有品牌的比例在全球達到90%以上。”
中興和華為也都各自推出了獨立運營的互聯網子品牌努比亞和華為榮耀,作為互聯網的突破口。
努比亞的定位在中高端。
“努比亞是中興的先頭部隊,去年表現不錯,中興會給其更多培養支持,未來前景不錯。中興主要是運營商品牌,努比亞是公開市場品牌,互聯網會成為它的主力渠道。”潘九康說。
但上述手機業內人士表示:“中興沒有這樣的氣質做高端,華為相比還有這樣的氣質。定價的時候,中興同樣性能的東西就不能定高價。華為可以承受,開始賣不掉,隨著市場提升,地位提升,慢慢的華為就有品牌溢價。高端和低端手機除了品牌溢價以外沒有差異,因為沒有什么技術門檻。”
中興相關人士則表示:“總體來說,目前國產品牌的溢價能力都比較弱,中興今年也在不斷強化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建設。”
此外,一名中興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品牌雖然重要,但渠道建設以及產品定位和營銷可能更加重要。隨著手機價格的下降,性能差異的減小,消費者購買手機將趨向于沖動消費。”
該中興內部人士舉例道,“在柜臺可能銷售人員推薦哪款,喜歡就買了。或者特別喜歡某款手機的某個功能,就買了。因此比如中興在推努比亞X6的時候就特別強調它是可以拍星星的手機。包括到韓國發布新手機,也是要抓住這樣一個點。”
其同時表示,未來手機市場將淘汰到剩下幾個品牌,而大家的市場份額都差不多。
對此,潘九康表示不能認同:“要做極致產品還是不容易,永遠有追求。普通產品差異不大,極致差異很大。產品的技術和品牌一樣重要。”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8月4日14:40:42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7080.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