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模式創新VS技術創新,是否預示著一個新轉折點的到來?
如果說諾基亞的死去是因為沒有把握好智能手機的機會,沒有快速、徹底的自我革命和轉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諾基亞沒有傲人的專利技術,諾基亞至今還在依靠收取專利費獲得利潤,而微軟也正看中了這一點。
柯達的死亡,并不是因為柯達沒有技術創新,柯達是數碼相機的發明者,柯達擁有大量傲人的專利技術,但是柯達并沒有把握住數碼相機必須低價的必然趨勢,因為人人都想擁有一部數碼相機,而日本企業卻看到了這一機會。
當前,國產手機在智能手機時代迅速崛起靠的卻并不是技術創新,而是“模式創新”這包含了產品研發模式、管理模式、銷售模式、營銷模式、定價模式,甚至是未來的盈利模式(從靠硬件盈利到硬件低利潤,靠增值服務盈利)都進行了巨大創新,而這些創新與技術創新關聯不大,成本遠遠低于技術創新的成本,卻收獲了巨大市場。
因此,我們一直非常認同,口口稱贊的“技術創新”決定企業命運的論點到底是否正確?中國企業正在利用蘋果、三星、微軟、諾基亞等全球技術最牛公司的技術生產產品,卻依靠成本極低的“模式創新”顛覆了這些巨頭,這應該值得所有人思考,因為這其中蘊藏著一個企業發展“新轉折點”到來,這不同于功能機被智能機替代這種“技術創新”轉折點。
但是這其中卻又有一個嚴重的悖論,如果沒有三星、蘋果、微軟這些“技術創新”企業,中國企業又如何設計下一代產品?又如何知曉未來的產品方向呢?領路人如果死了,誰來繼續領路?這關系到整個產業的未來!此文也僅僅就這一話題拋磚引玉,歡迎各位發表自己的看法。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8月7日14:16:01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7308.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